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慢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或关节病 > 类风湿性关节病
编号:13742149
羟氯喹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视觉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2
     【摘 要】目的: 调查羟氯喹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出现的视觉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6月到2011年12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应用羟氯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08例,对所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和概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8例患者应用羟氯喹的初始剂量为200-400 mg/d,以后依病情减为100-200 mg/d。208例中有31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视觉反应13例(6.25%),神经系统反应7例(3.37%),消化道反应6例(2.40%),皮疹3例(1.44%),水肿2例(0.96%)。在接受视野检查的35例患者中,11例有视野缺损,其中2例可能与用药有关,4例可能与用药无关,另5例与用药关系无法评价。结论:羟氯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引起视觉不良反应,反应程度轻微,停药或减量后症状改善。

    【关键词】羟氯喹;视觉不良反应;类风湿关节炎;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59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305-02
, 百拇医药
    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 HCQ)属于4-氨基喹啉类抗疟药,具有抑制抗原提升和滑膜增生等作用,已广泛用于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中[1],尤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疗效确切。但其安全性研究较少,尤以视网膜损害最为临床医生所关注[2],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药的临床应用,本研究旨在客观评价羟氯喹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出现视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风湿免疫科2008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所有应用羟氯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75例进行随访,其中67例失访,208例纳入研究。

    1.2羟氯喹使用剂量

    羟氯喹的初始剂量为200-400 mg/d,治疗有效后依病情减量为100-200 mg/d。
, 百拇医药
    1.3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查阅患者病历、填写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调查项目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用药时间、日剂量、累积剂量、日体重剂量、减药时间及剂量、停药时间、联合用药情况、合并症、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的转归情况。

    1.4评价标准

    目前对羟氯喹致视觉不良反应尚无统一标准,我们参照Bernstein标准[3]进行判断,即接受羟氯喹治疗超过1个月的患者在白光阈上刺激下出现持续的旁中心或中心视野盲点。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应用羟氯喹的20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4例,女性174例;年龄13-81岁,平均年龄(42.58±12.49)岁,患RA(62.48±37.62)月。服用HCQ平均 (14.48±12.67)月。11例患者于出院后因害怕不良反应而自行停药或改用他药,自行停药率为5.29%。
, 百拇医药
    2.2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208例应用羟氯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31例,其中视觉反应13例(6.25%),表现为眼胀、视物模糊、视野盲点、自觉屈光不正等;神经系统反应7例(3.37%),表现为头晕、烦躁、失眠等;消化道反应6例(2.40%),表现为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皮疹3例(1.44%),表现为湿疹;水肿2例(0.96%)。以上不良反应均于停药或药物减量后改善。未见心、肝、肾等脏器明显不良反应(有3例出现心悸,但未发生心律失常和传导异常,可能与原发病史有关,与HCQ应用无关)。

    2.3视野检查变化情况

    无不适症状的患者中有35例于用药后进行了视野检查,11例患者有视野缺损,其中1例出现类似“牛眼”样视野改变,停药6个月后好转,此视野缺损很可能与用药有关。1例用药13个月的年轻患者存在视野缺损,可能与用药有关。3例合并白内障,l例合并老年退变,这4例视野损伤可能与用药无关。2例合并高度近视,3例用药时间短,此5例与用药的关系无法评价,本文通过对208例纳入研究的病例进行羟氯喹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中视觉不良反应调查分析和随访跟踪,结果显示临床应用羟氯喹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大,视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呈现增加趋势;在一项对羟氯喹致视网膜病变的个案总结分析中发现,患者出现视网膜损害的平均用药年龄为7年 [4] ,羟氯喹致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为7.4% [5] ,大样本的研究更能具有代表性和临床意义。
, http://www.100md.com
    2.4 联合用药情况

    208例患者的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以联合用药治疗为主,羟氯喹联合用药为:改善病情(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白芍总苷、沙利度胺、来氟米特、青霉胺、硫唑嘌呤)用药70例;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甲泼尼龙)16例;糖皮质激素+改善病情用药84例;非甾体抗炎药(舒林酸、双氯芬酸、塞来昔布、萘丁美酮)+改善病情用药38例。

    31例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羟氯喹联合用药情况为:2例甲泼尼龙40 mg(渐减至4 mg),l 次/d +甲氨蝶呤10 mg,1次/周+沙利度胺50 mg,1次/d;4例白芍总苷300 mg,3次/d+甲氨蝶呤l0 mg,1次/周;2例泼尼松2.5mg,1次/d+白芍总苷300 mg,3次/d;3例甲氨蝶呤10 mg,1次/周+青霉胺250 mg,1次/d;3例泼尼松30 mg(渐减至10 mg)1次/d;3例白芍总苷600 mg,2次/d+青霉胺125 mg,l次/d;4例泼尼松10~30mg,1次/d+沙利度胺25mg,l次/d +白芍总苷600 mg,2次/d;2例硫唑嘌呤50 mg,1次/d;3例白芍总苷300~600 mg,2次/d;4例白芍总苷300 mg,3次/d+萘丁美酮500 mg,1次/d+甲氨蝶呤10 mg,1次/周;1例白芍总苷300 mg,3次/d+来氟米特l0 mg,1次/d。

    3 讨论

    抗疟药羟氯喹能抑制抗原提升、抑制淋巴因子活化,调节免疫系统,影响细胞因子释放[6,7],已成为临床公认的治疗风湿病的有效药物,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90%选用该药[8,9]。但是,随着用药例数的增加和用药时间的延长,羟氯喹在眼、心脏等方面的安全性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些医师及患者对该药的不良反应存有疑虑,从而影响了该药的临床应用。在本研究中,由于惧怕不良反应而自行停药的患者达到5.29%,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治疗。, 百拇医药(侯贤 祝茂茂)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慢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或关节病 > 类风湿性关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