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肌梗塞
编号:13742156
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治疗与预后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2
     【中图分类号】R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313-02

    我院自1996年3月至2001年9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27例。自从2000年4月参加了国际瞩目的第二项中国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治疗研究(CCS-2)以来,规范了AMI的治疗方法,使AMI 的临床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病死率由原来的40%下降至8.3%。现结合临床探讨早期正确的治疗与预后的关系,以提高AMI生存率及远、近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系我院1996年3月至2001年9月住院患者。AMI诊断符合WHO标准。有AMI临床表现,典型的心电图及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根据入院时间以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2000年4月以后入院的病例共12例,包括入选CCS-2研究方案的5例,对照组为1996年3月至2000年4月以前的15例。
, http://www.100md.com
    1.1.1治疗组:12例(包括入选CCS-2 5例),男11例,女1例,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41岁,平均年龄62。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13小时,平均5小时。广泛前壁心梗4例,前间壁心梗1例,下壁心梗5例,下壁、正后壁2例。既往有高血压7例,糖尿病5例,高脂血症5例,吸烟8例。并发急性左心衰竭5例,Killip心功能III级3例,II级2例,并三度传导房室阻滞,频发室早1例。

    1.1.2对照组: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34岁,平均年龄65、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24小时(仅1例24小时,余均2-13小时),平均6小时,前壁心梗3例,下壁心梗8例,下壁、右室梗塞2例,下壁、心内膜下心梗1例,前间壁1例,既往有高血压8例,高脂血症6例,咽烟8例,并发心源性休克3例,急性左心衰竭6例,Kllip心功能IV级3例,III级4例,II级2例,并三度传导房室阻滞,频发室性早搏1例。

    1.2 方法:
, 百拇医药
    1.2.1 治疗组:〈1〉、常规治疗方法:硝酸甘油2-10,mg,加入5%葡萄糖200-500ml,以15-100ug/min速度给药,监测血压,根据血压及胸痛程度调节滴速,持续72小时后,第四天起1次/d,持续2周。对于血压略低者,加多巴酚丁胺静滴,如血压低于90/55mmHg,则不用硝酸甘油,12例中有9例用硝酸甘油,2例用硝酸甘油合用多巴酚丁胺。1例因血压低未用硝酸甘油。加镁激化液:10%葡萄糖500ml .氧化纳10-15ml。普通胰岛素8-12单位,25%硫酸镁6-10ml。静脉点滴。1次/d,12例全部使用,果糖二磷酸纳5g,2次/d ,12例全部使用。口阿斯匹林160my-240my/d,50-200mg/d,倍他乐克50-200mg/d。卡托普利37.5-200mg/d,或依那普利5-10mg/d。仅一例因心动过缓,未用倍他乐克,因血压低未用卡托普利。

    (2)溶栓治疗:尿激酶150单位加入生理盐水60ml半小时 滴入。继予肝素7500IU,皮下注射,Q12h。3例发病2-6小时的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 http://www.100md.com
    (3)CCS-2治疗方案:(研究用约):立即口服阿斯匹林162mg, 氯吡格 雷75mg。静脉缓慢注射倍他乐克针剂5ml/支×3,持续2-3分钟,推注后2分钟测心率和血压,对心 大于50次/分和收缩压大于90mmHg/,则给予下一支,共三次。

    (4)基础治疗:上氧:初发时3-5L/min。肌肉注射度冷丁50-100mg止痛。口服果导片0.1、三次/d,保持大便通畅,绝对卧床休息2-4周。

    (5)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早)用利多卡因50-100mg静注,5分钟后可重复使用一次,第一小时总量不大于300mg,维持量1-4mg/min,维持2-3天后改为心律0.1-0.2g,3--4次/d。房性心律失常,若合并心衰,选用西地兰0.2mg静注。严重窦缓(心率小于50次/min),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用阿托品0.3mg静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给皮质激素加阿托品。

, 百拇医药     1.2.2对照组:由于未规范诊疗常规,本组病例因接诊医生经验不同,诊疗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部分病例诊疗方法欠妥。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1)诊治正确:15例中占7例。治疗方法同常规治疗组(即静脉用消酸甘油,加镁激化液,果糖二磷酸纳;口服阿司匹林,倍他乐克,ACEI)。其中一例(发病两小时)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2)诊治欠妥:15例中占8例。治疗方法:静脉用药,以中药注射液为主。2例用腹蛇抗栓酶0.5-10单位,加入5%葡萄糖250-300ml静滴。2例用降纤酶10单位加入生理盐水200ml静滴。一例用脉络灵20ml加入5%葡萄糖200ml静滴。一例用血活素20ml加入生理盐水200ml静滴。一例用生脉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一例用次五加注射液50ml加入5%葡萄糖200ml。7例均同时给予10%葡萄糖50ml加ATP20-40mg、辅酶A100单位、细胞色素15mg、10%氯化钾10ml、25%硫酸镁6-8ml,其中3例加普通胰岛素4-10单位。全部7例均口服消心痛10mg,3次/d,心痛定10mg,3次/d。
, 百拇医药
    (3)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并发症:已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仍用利多卡因;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未作适当扩容;出现心源性休克未用硝普纳、硝酸甘油;对心电图已出现明显ST段弓背向上抬高的早期AMI表现未能识别,而误认为变异性心绞痛,未能接受早期静脉溶酸治疗。

    2 结果

    2.1近期疗效:病死率,生存率:

    2.1.1治疗组,12例中,生存11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8.3,生存率为91.6%。5例入选CCS-2患者全部存活。死亡病例为下壁,右室梗塞合并二度房事传导阻滞,低血容量性休克 ,糖尿病患者,经积极抢救存活14天后卒死。该例发病已超过12小时,未溶栓,阿司匹林、倍他乐克在第二天口服。2例合并严重肺部感染,肺水肿的广泛前壁心梗患者,因及时抢救,用CCS-2方案,尿激酶静脉溶栓,控制肺部感染而痊愈。一例下壁心梗合并重症哮喘的患者,因处理得当而获救。, 百拇医药(靳素英)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