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2
编号:13742211
心理干预在住院分娩过程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2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围产期产妇的影响及效果。方 法: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入院的100例孕妇,进行产前、产时、产后的心理护理干预,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50例,常规护理组50例。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前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 (p<0.05)。心理干预组产妇在分娩期疼痛、并发症、剖宫产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通过产前产后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抑郁、紧张等发生率,减少患者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围产期;心理干预;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361-01

    妊娠是生育年龄妇女一种正常自然的生理现象,是一次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过程。由于无病状态下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妇女在围产期经常无法适应,会导致各种心理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产生忧虑、抑郁、害怕、不安等不良情绪[1],进而可能发展为烦躁、易怒、具有攻击性等行为。本研究随机抽取我院100例围产期妇女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试验,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孕妇中,随机选择50例给予产科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同期50例做为实验组,进行产科常规护理外,还给予产前、产时及产后心理干预。年龄均在19-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8±2.3)岁。两组孕妇在年龄、文化层次、孕次、产次、孕周及新生儿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孕妇均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妇女围产期乳房护理、妊娠晚期胎儿自我监测、母乳喂养、常见合并症的预防及治疗、妊娠、分娩的特点和知识、个人卫生指导、性生活调节,用宣教片和临床资料为孕产妇及家属讲解新生儿生长发育的知识等。心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的围生期心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 百拇医药
    1.2.1 产前护理方法 在入院时接诊护士热情接待孕妇,责任护士向孕妇介绍主管医生、助产士及自己,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向其介绍医院的就诊流程、设备设施等情况,使产妇消除入院时的恐惧心理,以乐观的态度接受后续的护理服务。产前通过电视、录像等方式做好母婴同室、产后母乳喂养、正常分娩程序等健康宣传,以减轻孕妇的紧张心理。责任护士全程关注孕妇的心理动态,适时给予疏导和鼓励。

    1.2.2 产时护理方法 临产时由助产人员全程陪伴产妇进入产房,严密观察产程,根据待产妇的心理变化及时作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如某些自然分娩的产妇担心发生难产,十分紧张,身体肌肉僵硬,助产人员则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待产妇,轻轻抚慰待产妇的头发,以减轻其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允许一位家属进入产房陪同待产和生产,并根据产妇的产程适时给予鼓励,讲解分娩过程、各期的特点及处理措施。让待产过程更温馨、安全、体贴、周到,使其感到来自专业人员的心理支持,增加分娩的信心和勇气,促进产妇顺利分娩。

    1.2.3 产后护理方法 产后为患者提供细心、周到的护理服务,关心、鼓励、体贴患者,做好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预防,乳房护理,加强对产妇产后的健康教育,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教会产妇及家属如何喂养新生儿,产褥期卫生宣教,避免产妇因缺乏产后相关知识及新生儿喂养、照护知识而引起的焦虑和担忧。对产后抑郁症状较重的产妇,每天至少进行3-5次的近距离交流和心理疏导,了解产妇的心理动态,适时给予心理干预。同时鼓励家属与产妇共同照护新生儿,鼓励产妇多与其他产妇和家属交流,共同探讨和应对产后的康复和新生儿喂养等问题,使其获得更多的家庭支持。
, 百拇医药
    2 结果

    两组产妇护理前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 (p<0.05)。心理干预组产妇在分娩期疼痛、并发症、剖宫产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通过产前、产时、产后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抑郁、紧张等发生率,减少患者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孕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对照组剖宫产20例,剖宫产率40%;产后有5例出现抑郁症状;2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89%,出院后调查其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1.7%。实验组剖宫产13例,剖宫产率26%;产妇无抑郁症状;仅一例产妇因胎盘植入原因导致产后出血,经手取胎盘处置后无不良后果;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5.1%,出院后调查其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8.4%;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3 讨论

    3.1 心理干预促使母亲进入角色快。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2]。在孕妇怀孕后所产生的不良情绪,首先是惊讶、震惊与矛盾心理,随之出现对分娩及产后痛苦的焦虑和担心,缺乏必要的信心。适时给予心理干预,使孕妇尽快摆脱焦虑、抑郁的情绪,为孕妇及时提供健康心理咨询和指导,使其快速、顺利的进入准妈妈的角色。
, 百拇医药
    3.2 心理干预减轻围产期产妇的紧张与焦虑[3]。紧张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而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出现免疫低下,引起生理变化[4],孕妇经常心境不佳,焦虑、恐惧、紧张或悲伤等,可通过血液或内分泌调节的改变,使胎儿脑血管收缩,减少脑部供血量。对围产期孕妇进行心理支持和行为干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的减轻孕产妇的紧张与焦虑。

    3.3 心理干预减少产后出血 通过心理干预孕产妇走出焦虑、恐惧及抑郁的负面情绪,树立其做一个母亲的信心。从而情绪稳定,进食增加,子宫收缩协调,有利于产程的进展;产后乳汁分泌充足,子宫收缩良好,减少产后出血量。

    另外,对孕妇围生期进行心理干预,对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促进了母乳喂养。通过心理干预提高了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5],减少了产科相应合并症的发生,提高孕产妇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 凌秀兰,刘晓红,姚秋萍,林春招.心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9.8(3)7-8.

    [2] 王再昕.精神心理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分析与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09,03(6)46-47.

    [3] 周冰侠,张素萍,陈雪,闫利红.产褥期抑郁症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11(24)2108-2109.

    [4] 周玉琴,金虹.心理应激与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5.

    [5] 程馨,李艳、吴梓英.产前教育及心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15)12-13., 百拇医药(唐素华 唐婧 冯静 张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