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2
编号:13742220
2276例剖宫产的原因分析及干预策略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2
     【摘 要】目的:就2276例剖宫产的原因分析及干预策略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分娩总数5542例,资料中所有剖宫产指征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各项指征的构成比以及各指征的剖宫产率,并对某些指征本身的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542例产妇中2276例采用剖宫产,剖宫产率为41.06%(2276/5542)。非医学指征(社会心理因素)剖宫产率24.21%(551/2276),其中产妇提出剖宫产要求254例(11.16%)、其家庭成员要求实行剖宫产88例(3.87%)。医学指征剖宫产率52.07%(1185/2276),其中胎儿因素剖宫产率13.18%(300/2276)、产妇因素剖宫产率8.96%(204/2276)、头盆因素剖宫产率5.18%(118/2276)及宫内因素剖宫产率4.83%(110/2276)。结论:做好健康教育、围产期检查、保健及孕产监护,提倡导乐陪伴分娩,正确把握剖宫产适应证,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让自然分娩的选择走上文明健康的轨道。

    【关键词】剖宫产术;非医学指征;社会心理因素;对策;剖宫产率
, 百拇医药
    【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370-02

    近年来国内大多医院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三级医院已明显得到了改善。随着医疗市场的不断竞争变化,医院也已进入了市场经济。在二级医院剖宫产率仍居高不下。我院是一位于基层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剖宫产率在40%以上。但剖宫产手术毕竟是开腹手术,有一定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如何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已成为摆在我们妇产科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孕妇2276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我院高剖宫产率的原因,为进一步控制剖宫产率上升,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及母儿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分娩总数5542例,其中剖宫产2276例;初产妇1549例(27.95%),经产妇727例(13.12%);孕周34~43周,平均40.2周;年龄最小20岁,最大39岁,平均23.1岁。
, 百拇医药
    1.2手术指征归类 剖宫产指征分为医学指征(胎儿因素、产妇因素、头盆因素及宫内因素)和非医学指征(无临床指征,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胎儿因素有:胎儿窘迫、臀/横位、巨大儿、脐绕颈、双胎等。产妇因素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高龄初产妇、过期妊娠、疤痕子宫等。头盆因素有:相对头盆不称、骨盆狭窄。宫内因素有:羊水过少、胎膜早破、前置胎盘等。

    1.3 方法 对资料中所有剖宫产指征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各项指征的构成比以及各指征的剖宫产率,并对某些指征本身的构成情况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相应的构成比和率。率的显著性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5542例产妇中2276例采用剖宫产,剖宫产率为41.06%(2276/5542)。非医学指征(社会心理因素)剖宫产率24.21%(551/2276),其中产妇提出剖宫产要求254例(11.16%)、其家庭成员要求实行剖宫产88例(3.87%)。医学指征剖宫产率52.07%(1185/2276),其中胎儿因素剖宫产率13.18%(300/2276)、产妇因素剖宫产率8.96%(204/2276)、头盆因素剖宫产率5.18%(118/2276)及宫内因素剖宫产率4.83%(110/2276)。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分别显著高于产妇因素、头盆因素及宫内因素(P<0.01),与胎儿因素剖宫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 百拇医药
    3 讨论

    剖宫产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难产和某些高危妊娠、挽救围生儿和孕产妇的生命。一次恰当、慎重的剖宫产术远比一次困难的阴道分娩对母儿有利,盲目的剖宫产,徒增产妇的手术近、远期风险[1]。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其发生率大约在40%~60%不等,甚至高达70%~80%[2]。本文资料显示,我院剖宫产率高达41.06%,超出1989年全国剖宫产会议提出的剖宫产率10%~20%,高于黄醒华报道的40%[3],明显高于三级医院的20%,更高于WHO提出的≤15.00%的标准。我院剖宫产中医学指征剖宫产率为32.13%,剖宫产的主要医学指征包括: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头盆不称、妊娠合并症/并发症、高龄初产妇、过期妊娠、等。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为14.99%。剖宫产非医学指征是指无临床指征的社会心理因素,其包括主观意愿、医患方因素等[4]。社会心理因素及医患矛盾的增加导致剖宫产率的增加[5]。因社会心理因素而行剖宫产,是我院剖宫产率居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剖宫产是产科领域中常见的手术,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有效手段。虽然安全性大大提高,但毕竟是开腹手术,产妇因此而承受的大出血、麻醉意外、感染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剖宫产率下降是围生医学发展的一个标志。社会心理因素是造成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希望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及产科医护人员的重视,严格控制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措施。做好健康教育、围产期检查、保健及孕产监护,提倡导乐陪伴分娩,正确把握剖宫产适应证,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让自然分娩的选择走上文明健康的轨道。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王晓东.关于剖宫产的分析与思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10):633-635.

    [2] 黄醒华.对剖宫产术的思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19(7):385.

    [3] 黄醒华.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16(5):259.

    [4] 李世彤.社会性剖宫产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6,1(1):119-120.

    [5] Abenhaim H A,Harlow B L.Live births,cesarean sec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nstrual abnormal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2008,92(2):111-116.

    [6] 刘素华.剖宫产率上升趋势的原因分析与措施[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5,2(7):671., 百拇医药(万曰明 梁伟锋 卢运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