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2
编号:13741692
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2
     4.1.3 按时(3~6h)给药,而不是按需(只在疼痛时)给药 临床实践证明,如果患者出现疼痛时,及时、按时使用镇痛药,不仅可以收到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可以选择镇痛强度低的药物,使用最小剂量。如果等到疼痛剧烈时使用镇痛药,患者就要遭受疼痛的折磨。如果长期得不到镇痛治疗,癌症患者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等难治性疼痛。

    4.1.4 给药剂量个体化即按量(止痛剂量直至病人疼痛消失)给药,而不是定量给药。临床实践证明,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少数癌症患者镇痛治疗需要高剂量。阿片类药物镇痛作用强,长期用药无器官毒性作用。当患者疼痛因肿瘤进展而加重时,可通过增加剂量提高镇痛治疗效果,用药量无最高限制性剂量,即阿片类镇痛药无封项效应。

    4.1.5 止痛泵的应用 广泛的应用于疼痛原因明确,需行止痛的治疗。特别适合于癌症病人需持续性、大剂量给药的患者。它具有依据患者止痛意识需要,可预先确定流速及自控加药,止痛持续,操作简单。克服了一般口服及肌注止痛药维持时间短,疗效不佳、副作用大的特点。
, 百拇医药
    4.2 转移注意力 采取让患者听音乐、看电视、读报纸、玩扑克等活动,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减轻疼痛。我们让爱好音乐的患者选择喜爱的乐曲,在睡前、饭后或输液过程中播放,患者通过欣赏音乐,转移了对疼痛的注意力,有效地缓解了疼痛。音乐能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美妙的乐曲能提供松驰的环境,使人回忆起美好的往事,音乐不仅能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而且可转移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轻疼痛。

    5 做好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

    晚期癌症患者由于各器官功能衰竭,并发症增多,护士应为其提供高质量的专科及基础护理,集中进行各项操作与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耐心解释治疗对其利害关系及操作方法,并以熟练的技术,轻柔的语言,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饮食护理,大多数患者的痛苦除原发病引起的疼痛外,还因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呕吐、身上带有各种不良气味、生活不能自理,及时准确缓解患者的痛苦。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患者的清洁卫生、保持大小便通畅,卧位要舒适、营养及液体的补充要及时等。协助患者解决身体需要,护理中使患者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相互配合。
, 百拇医药
    6 对家属的关怀

    6.1 创造机会使家属宣泄内心的悲伤 诱导他们说出内心的感受并认真倾听同时给予理解和安慰。心理学家认为长期压抑,长期压抑悲痛的感情会导致人们的心身疾病。大声哭泣,让悲痛发泄出来,能减少对健康的影响。因此,护士必须提供合适的场所,让他们发泄其内心的感受。此时,护士应认真倾听,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沟通技巧给予关心、理解、支持和安慰。

    6.2 满足家属照顾患者的需要,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生活照顾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照护活动,如计划的制定、生活护理等。护理人员对患者家属应耐心指导、解释、示范有关的护理技术,使其在照料亲人的过程中获得慰藉,同时也减轻患者的孤独情绪。

    6.3 协助维持家庭的完整性 协助家属在医院环境中,安排日常的家庭活动,以增进患者的的调适,保持家庭完整性,如共进晚餐、看电视等。

    6.4 对家属进行适当的死亡教育 对家属进行死亡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其认识到死亡是人生命中的客观规律。任何人都不能幸免,进而接受亲人即将死亡或已死亡的事实。死亡教育可以帮助亲属接受现实,了解悲伤与居丧,尽快适应亲人去世后的生活。缩短悲伤过程,顺利度过居丧期,保持身心健康。
, http://www.100md.com
    6.5 满足家属本身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 护理人员对家属要多关心体贴,帮助安排陪伴期间的生活,尽量解决其实际困难。

    随着临终关怀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为即将结束生命的患者提供全面的身心服务,减轻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王晓琳,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及护理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7),620.

    [2] 赵庆英,晚期癌痛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1,7(8):582.

    [3] 陈淑君 卞燕临终关怀过程中的家属护理[J],现代护理,2006,12(2):123.

    [4] 李小寒 尚少梅护理学基础[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46., 百拇医药(王小莉 李胜勇)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