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35
编号:13731379
CT扫描检查诊断肠梗阻的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5
     4.2 CT对肠梗阻的部位、程度及原因的诊断 CT检查有助于鉴别小肠梗阻病因。Gazelle等[12]研究表明,CT检查能区分小肠梗阻、结肠梗阻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小肠肠腔扩张,其敏感度为87%;其次,CT检查能发现扭转、受压的肠袢、肠腔内外的软组织肿块影,明确诊断因肠粘连、肠扭转、肠腔及腹腔内肿瘤引起的小肠梗阻,甚至可发现一些因粪石、憩室等引起的小肠梗阻,Maglinte等[13]研究发现CT准确鉴别肠梗阻病因占所检查病例的78~97%。在麻痹性肠梗阻和机械性肠梗阻的鉴别诊断中,影像学医师通过仔细研读CT扫描征象而促使临床医师修正治疗方案占24%,保守治疗改为手术治疗或不予手术仅单纯保守治疗,从而为手术患者赢取时间,且使部分患者避免不必要手术。近年来,可采取CT灌肠扫描了解梗阻原因,即小肠插管后经导管注入对比剂后行CT断层扫描,此法诊断轻度小肠梗阻的可靠性及揭示梗阻原因优于传统CT检查,能更可靠地明确具有恶性肿瘤病史患者的小肠梗阻病因。Ha等[14]认为恶性肠梗阻的CT征象:手术部位或之前出现肿块,周围淋巴结肿大,移行带不规则增厚,肠壁不规则增厚。Megibow等[15]指出诊断“腹膜种植转移”引起肠梗阻时,必须在“移行带”的肠管浆膜面发现确定肿块影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