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39
编号:13718874
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9
     【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外界心理护理对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直接和100例老年患者交谈、询问及观察分析三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自身情绪及外界不良影响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医护人员的良好心理护理对治疗有利。结论:了解掌握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具体心理状况和问题,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心理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21—01

    老年人由于身体衰老、心力渐退、活力和决断力下降,加上各种社会因素影响,对生活的兴趣、精神刺激的耐受能力都不如年轻时,比较容易产生异常情感。心理及影响因素不仅是影响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还影响糖尿病的转归、预后及治疗效果,糖尿病的心理护理与患者的治疗存在相关性。因此,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调查,并采取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共观察了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男66例,女34例,年龄61~82岁,平均71.5岁,其中1型糖尿病20例,Ⅱ型糖尿病65例,其它类型15例。

    1.2 方法 对100例患者采用直接和患者交谈、询问、观察分析三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实行以下相应的心理护理。

    1.2.1 焦虑和恐惧心理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对身体上的任何变化包括心理的都非常敏感,害怕生病,特别是身边的朋友、同事或同龄人因病身故,极易产生悲观心理,表露对生活的留恋和自身健康的关心,并背上心理包袱,忧心忡忡[1]。特别是老年人患有糖尿病这种难以治愈的终身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科出现多种并发症,加之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缺乏,也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对这类患者护理工作应予以心理疏导,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了解焦虑、恐惧的原因,帮助患者制定生活作息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转移其焦虑和恐惧的心理。

    1.2.2 悲观和抑郁心理 此类患者大多孤身、丧偶或子女不在身边。因无依靠而产生孤独感,同时又担心诱发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失明、肾病等),易产生悲观失望心理。还有一些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且病情重、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情绪低落,自暴自弃,不愿交流,对医护人员不信任,态度冷漠。悲观是对健康危害最大的负性心理,可导致机体植物神经系统紊乱和内分泌功能的改变[2]。对于这类患者我们要用亲切、诚恳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用热情感染他们,尽量满足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让他们体会到温暖,帮助患者重新树立治疗信心,克服悲观和抑郁的心理。

    1.2.3 激动和易怒心理 有些老年人性情怪癖、固执、容易激动急躁,心理承受力较低。此类患者以老年男性多见,退休后,常因得不到社会尊重导致心理冲突,对现状不满,护士要善于从他们的言语行动特点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及时发现预兆,善于观察研究患者的异常心理变化,针对他的心理状态,并加强与患者感情上的交流,让患者倾诉自己的情绪,鼓励患者重新评价自己[3],护理人员还需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社会背景、家庭状况,以及家属对患者情绪和心理的影响,尽力调节不和谐因素,鼓励家属参与治疗和护理,以提高疗效。

    2 结果

    治疗过程中采取长期的心理护理,患者的消极心理明显消除,能积极配合治疗,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症状明显缓解,血糖控制在正常或趋于正常水平为标准。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后心理状况普遍好转。

    3 讨论

    3.1 心理护理 亲切和蔼、耐心周到地接待患者,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的特殊心理,如孤独、焦虑、抑郁等,给患者以针对性的心理支持,了解患者的思想顾虑,主动干预调节患者的心态,消除负性情绪,疏导心理应激[4]。

    3.2 健康教育 通过各种方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教育。运用语言、图片、手势等让患者及家属明确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了解自身疾病病变过程及个体化治疗的意义。

    总之,了解掌握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具体心理状况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尚仲英,张军玮.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实用新医学,2002,4(2):150

    [2] 王惠,姚青云.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和心理表现[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8):2614

    [3] 马敏鹿.刘燕.糖尿病情感性精神障碍及心理干预[J]. 中国临床康复,2004,(24):5123

    [4] 武蓉.老年病人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3,17(3):226~228, 百拇医药(陈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