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43
编号:13697264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48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207-01

    2001年4月——2011年11月我科共诊治小儿房室传导阻滞(AVB)48例,现对其病因、诊断以及治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8例中Ⅰ度AVB 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6个月-14岁。原发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17例,急性感染12例,(肺炎5例、肠炎4例、菌痢3例),肾病宗合征1例,风湿热2例。7例有不同程度的低血钾症(血钾2.10-3.4mmoL/L)。Ⅱ度AVB 5例,男2例,女3例,年龄3-11岁,其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低血钾(血钾1.76mmoL/L)1例,听诊均有心音低钝,EKG表现为Ⅱ度Ⅰ型AVB 3例,Ⅰ度AVB 2例,低血钾者均有相应心电图。Ⅲ度AVB 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12岁,其中先心病6例,病毒性心肌炎3例,中毒性心肌炎2例,临床表现为眩晕、乏力、气短,均曾发生阿一斯综合征,听诊表现为心率慢、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32例Ⅰ度AVB 经病因治疗,痊愈30例,2例死于原发病,Ⅱ度以上AVB 除给予病因治疗外,心率慢、有症状者,给予盐酸山莨菪碱、异丙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Ⅱ度AVB 痊愈3例,无变化2例,Ⅲ度AVB 好转3例,无变化6例,死亡2例。

    2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Ⅰ度AVB最常见,其原发病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居多,急性感染其次,风湿热最少,这与以往报道有明显不同[1]。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后,迷走神经张力高产生Ⅰ度AVB 或Ⅱ度Ⅰ型AVB,其他各项检查正常,阿托品试验阳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好发于处于青春期女孩,导致Ⅰ度AVB 可能与学习紧张有关。感染致Ⅰ度AVB与病原体病毒或乏氧致心肌缺血或坏死有关。此外,原发病并发低血钾均有可能成Ⅰ度AVB。在Ⅱ度AVB中,原发病以病毒性心肌炎及迷走神经张力高常见,而Ⅲ度AVB 多见于先心病及心肌炎,这与以往报道相同。

    虽然心电图是诊断房室传导阻滞及区分其类型的十分有效的手段,Ⅰ度及Ⅱ度Ⅰ型AVB 亦是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常见的心电图改变,但也可见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的健康儿童[2]。这些健康儿童也有的表现心悸、胸闷、眩晕等症状。近年应用食道心房调搏进行心电生理检查发现健康儿童房室双径路较常见达20%-40%,其中18.4%发生房室结功能紊乱表现Ⅰ度或Ⅱ度AVB[3],做运动试验或阿托品试验可鉴别。因此准确收集病史及全面的体格检查仍然是正确诊断的基础。不能仅依赖于仪器检查而造成误诊,这是目前临床医生尤其值得注意的问题,另外也体现了做运动或阿托品试验的必要性。

    Ⅰ度AVB不需要特殊处理,宜病因治疗为主,对Ⅱ度Ⅰ型AVB 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适当应用盐酸山莨菪碱、异丙肾上腺素治疗,而对Ⅱ度Ⅱ型及Ⅲ度AVB,如心室率慢,药物治疗效果差,应用起搏器应是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儿科学》第6版

    [2]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年07期, 百拇医药(韩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