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 > 20195
编号:13554258
分析每日唤醒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在ICU获得性肌无力机械通气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 20195
     【摘 要】目的:探讨在ICUAW(获得性肌无力)机械通气的治疗工作之中运用常规功能锻炼、每日唤醒+早期功能锻炼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我院ICU收治2017年07月-2019年08月期间收治的ICUAW机械通气患者(例数=90例),对照组(例数=45例)在治疗期间中选用常规功能锻炼,实验组(例数=45例)在治疗期间中采用每日唤醒+早期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展开锻炼后 MRC评分比对照组更优,ICU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组别结果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ICUAW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加强每日唤醒+早期功能锻炼联合应用,可进一步保障患者的锻炼效果,可进一步减少患者住院时长,可推广。

    【关键词】肌无力;ICU;每日唤醒;机械通气;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5-0111-02

    ICUAW主要是重症患者出现的神经肌肉并发症,其中发病率超过百分之二十十五,患者即使经过治疗其预后不佳。机械通气的患者因其个人的身体长期处在应激的状态,患者长期展开镇痛镇静治疗,其中若镇静治疗不规范会出现不同的并发症,致使患者的代谢、生理防御能力一直处在低下的状态之中,进而会对呼吸功能进行抑制[1]。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我院2017年07月-2019年08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例数=90例),探讨在ICUAW机械通气的治疗工作之中运用常规功能锻炼、每日唤醒+早期功能锻炼取得的应用效果,做如下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我院2017年07月-2019年08月期间入院治疗的90例患者,按照接受治疗时间的先后进行纳入分组。实验组男性32例,女性13例,年龄20岁-63岁,平均年龄(41.89±10.50)岁。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11例,年龄18岁-64岁,平均年龄(42.67±11.32)岁。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进行治疗,急性和慢性状况APACHEII评分超过8分,患者、家属的沟通能力均无障碍,自愿参与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均应用舒芬太尼+咪达唑仑+盐酸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镇痛治疗,RASS评分处在-2至0分之间,患者住ICU时间超过一周。本次已将高血压危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肢体残疾、支气管哮喘、心肌缺血、高位截瘫、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骨盆骨折、颅内高压、脑干病变、神经系统异常、药物禁忌症以及无法配合患者排除在外。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未出现明显的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例数=45例)在治疗工作中选用常规功能锻炼,患者主要进行常规被动功能锻炼,雾化吸入每隔12小时一次,每次十分钟;每隔12小时一次叩背,每次十分钟。每日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展开四肢被动锻炼,其中主要包括四肢关节、腓肠肌、髋关节以及踝关节被动屈伸,按照患者个人状况进行锻炼强度的调整。实验组(例数=45例)在治疗工作中采用每日唤醒+早期功能锻炼,如下:

    (1)每日唤醒。在患者入组之后的次日开始进行唤醒计划,于每日早晨八点为唤醒时间点,因清晨八点患者停止镇痛镇静药物的应用,直至患者意识清醒并且可以做简单的指令动作。如果患者无脱机指证或者出现烦躁不安,则需要对镇静镇痛药物进行调整,从原本的百分之五十调整剂量使其RASS评分保持在-2分至0分范围之内,每个小时护理人员应用的镇静药物剂量需要按照患者个人的状况、评分结果展开调整,进而才可保障其镇痛镇静效果达到最佳。在患者唤醒期间,需要对患者个人的体征和护理展开观察,保障机器可正常运转,避免意外发生。

    (2)早期功能锻炼。在功能锻炼主要包括主动功能锻炼、被动功能锻炼,其中被动功能锻炼和对照组一致,主动功能锻炼主要包含了肢体功能锻炼、胸部功能锻炼。在患者顺利唤醒的状态下,且其个人脱机成功、血流动力学稳定,则可展开。胸部功能锻炼,应用胸部物理治疗,每四小时进行一次胸部功能锻炼,每次半小时。肢体功能锻炼采取渐进式锻炼,第一天 患者进行足泵运动、握拳运动,每天三次,每次进行50个。第三日进行桥式运动,将双腿弯曲45°,臀部尽量与床面保持距离,双手握护栏,每次锻炼保持三秒以上,每次30个,每日三次。

    1.3统计方法

    此次研究在经过对数据统计、分析时均采用PPSS22.0软件,关于组别间计数资料的对比和分析中采用(n%)对相关结果展开相应的表述,关于组别间计量资料的对比和分析中采用(x±s)对相关的结果展开相应的表述,组别间的检验水准采用P<0.05对数据展开核对,此次研究中组别间P值对比若小于0.05,则可判定组别间数据的分析和对比有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展开锻炼后 MRC评分比对照组更优, ICU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组别结果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详细见表1:

    3 讨论

    呼吸肌无力在临床之中ICUAW患者特征性表现,会致使患者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长延长、拔管之后会再次发生呼吸衰竭、脱机困难,患者病死率会出现明显则增高[2]。每日唤醒可及时了解患者个人的意识状态,减少因镇静镇痛药物应用过量而出现并发症,增加患者觉醒时间,缓解患者不良心理,保障患者的舒适度。早期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者肌肉骨骼的锻炼,可保障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此次研究表明,实验组展开锻炼后 MRC评分比对照组更优,ICU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组别结果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综上所述,ICUAW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加强每日唤醒+早期功能锻炼联合应用,可进一步保障患者的锻炼效果,可进一步减少患者住院时长,保障患者的康复,可推广。

    参考文献

    [1]邓琪,胡明,闫闪闪,武鹏飞.每日唤醒疗法在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镇痛镇静中的效果评价[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9,32(02):142-145.

    [2]王健叶.每日鎮静唤醒和早期功能锻炼治疗策略对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7(03):604-605.

    [3]贺华芳.镇静唤醒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智慧健康,2018,4(07):132-134., 百拇医药(赵颖 杨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