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精神内科 > 焦虑症
编号:13849803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上了焦虑症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 201909
     焦虑症属于神经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绪焦虑,不存在明确客观对象的担心、紧张的情绪,精神紧张,精神紊乱,甚至还会出现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现象,包括:心悸、手抖、出汗,患者存在焦虑情绪的时候一定要对正常的焦虑情绪进行区分,如果患者的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不相一致,就可以判定患者为病理性的焦虑。焦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要及时对疾病进行预防,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焦虑症的症状,可以在第一时间对自己的病情进行掌握,降低疾病的发生。

    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1.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

    (1)情绪症状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观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 -直处于一 种紧张不安、 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

    (2)植物神经症状头量、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叶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

    (3)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很难静下心来。

    2.急性焦虑(惊恐发作)

    (1)濒溉感或失控感在正常的日常生种,患者几乎跟正常人一樣。而一旦发作时(有的有特定触发情境,如封闭空间等) ,患者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

    (2>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出现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 出汗、全身发抖等。

    (3) -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发作开始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楚。

    (4)极易误诊发作时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的急诊。尽管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发作后患者仍极虔恐惧,担心自身病情,往椰转于各大医院各个科室,做各种各样的检查,但不能确诊。既耽误了治疗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焦虑对于患者造成的危害

    1、危及到个人躯体的安全性。患者如果长时间的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身体就会发生病变,例如:如心悸、心慌、气短、头部存于非常严重的紧压感。

    2、长时间承受疑病的折磨。患病期间会怀疑自己属于不治之症。由于该疾病程较长,会出现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影响,同时也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3、选择性自杀。给焦虑、抑郁症患者所带的痛苦是我们常人所不能理解和想象的,患者会因为经受不住痛苦而选择自杀。

    焦虑症的具体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1)苯二氮卓类药物,该药物的优点为,见效快,在30~60分钟内就可以起效;抗焦虑症的效果非常显著,可以在价格上也非常美丽。其缺点就是不可以长时期的进行大剂量的使用,该药物可能产生依赖性。常用的药物包括劳拉西泮、阿普唑仑,每天服用2~3次即可。短中效的安定类药物其抗焦虑效果也非常好,但是镇静效果相对弱一些,但也不会对白天的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该药物的具体使用原则为:第一、间断性的服药,对于焦虑症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采用口服的方式,但是不可以长时期进行的服用,药物剂量不可以过大;第二、小剂量原则,如果患者在服用小剂量的药物比较管用就不要添加剂量;第三、定期换药原则,如果患者的病情需要服用药物时间比较长,在3-4周就需要更换另一种药物进行治疗,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在换药的时候,一定要对原来药物的剂量慢慢减少,服用的新药物要慢慢加。如果患者的年龄比较大,服药剂量一定不可以过大,如果该药物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可以不更换药物。总之,只要安定类的药物在服用的时候,不增加其剂量,在标准范围之后,治疗效果不会发生变化,就可以认为患者对该药物没有产生依赖性。(2)抗抑郁药。由于焦虑症的病因会导致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神经出现失衡状态,可以服用抗抑郁药可以使是不平衡的神经递质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样就可以不断改善患者焦虑的临床症状,调节好的患者的情绪。其中广泛性焦虑可以选用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等药物进行治疗。惊恐发作可以选用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氯米帕明等药物进行治疗。(3)长短效药物联合使用,这种治疗方式对治疗焦虑症的效果非常显著,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焦虑,该药物不会成瘾,可以长期性的进行服用,但是见效较慢,2-3周后才可以起到治疗效果,价格相对比较贵。

    2、心理护理。(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了解度,使患者可以正面的认识到心理护理对于病情恢复的重要性,积极鼓励患者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调节好自己内心的情绪。(2)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组织患者参加心理剧、心理故事、心理游戏等活动,利于促进患者成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利于与其他患者交流,激发患者内心的正能量。(3)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利用患者的感兴趣的事情来培养患者爱好,可以将患者内心的焦虑、枯燥、烦闷的情绪发泄出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患者出现自杀、轻生等危险的想法和行为。, http://www.100md.com(徐艾林)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精神内科 > 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