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 > 201912
编号:13848656
浅析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 201912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分层管理对内科护理工作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182例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内科护理措施,按照随机法将182人分成俩组,每组患者为91人,一组为参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法,观察组采取分层护理法,以此观察两组的护理管理的效果。结果:参照组的患者满意度平均分数为81.6分,不良护理事件概率为9.9%,护理过程差错率为12.1%,而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概率、护理差错率分别为95.8分、2.2%、5.6%。结论:通过实验数据比较发现内科护理工作采取分层管理,有效降低护理差错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分层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摩擦,促进患者身体自愈能力,分层管理可以在内科护理广泛运用减少不良医护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内科护理;分层管理;工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R4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2-0081-01

    现在医护患者对于医院得到护理水平需求日益加剧,尤其患者更看重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责任意识,但由于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和医疗资源存在差异,所以每个医院都配备完善的医疗护理体系。在医院的消化内科涉及病种繁杂,对于临床上的护理操作各不相同,消化内科的病患由于较多,所以病床的周转率较快,相对的对于护理水平也要求严格。分层管理模式很好的解决医护人员工作的合理调配,护士按照等级对应,根据自身护理水平对患者进行分级管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本院内科住院的患者18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护理干预,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参照组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2.8±1.9)岁,男40例,女51例;观察组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3.1±2.2)岁,男42例,女4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开展护理消化内科的护理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患者病情的记录、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

    1.2.2 实验组 实验组在护理管理中采用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

    管理小组建立:实验组结合本院消化内科护士人员实际情况,以选举模式确定3名组长,按照年龄排序将科室护士分成青年和中老年2组,对两组实施分层管理,每组制定相应管理方案和制度,由小组组长根据患者情况和护理任务量进行每日的护理人员调配安排,对患者进行分层管理,严重病情患者交于护理经验丰富人员进行看护,责任组长對每位患者的患病情况要了解并做详细记录。

    (2)工作的实施:护理管理工作采用双班制,组长实行8h的行政班,采用24h负责制,组员中至少1名实行整班制,护士长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新老组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并在管理高峰期对组员数量进行适当的增加。交班后,由下一组责任组长与组员共同完成患者护理、指导等管理工作。另外,针对组员的护理情况,组长可进行每月1次的考核,由科室护士长进行评分,以强化护理人员工作水平。

    (3)监控管理质量:由责任组长对护理组员进行护理工作表现评估,护理出现的问题按照周周汇总,每周汇总都提出相关解决意见,由护士长每天进行早晚2次查房,每次查房做详细检查记录,每月月末例行护理总结大会,对于护理工作进行问题总结和护理策略的更改,按照打分制度对每位护理人员进行评分绩效审核,制定完善的惩处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和责任意识。

    (4)分层管理组织的构建:选取我院临床工作经验超过10年且组织能力优秀的护士长总计10名,成立分层管理组织机构,机构负责规划所有医护人员的培训内容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依据规划对医护人员分层展开培训,同时机构还需负责医护人员分层的选拔、考核及管理。

    (5)设置层级:医护人员按照医疗工作经验、医疗护理治疗水平和年龄学历进行护士等级划分,完善护士管理职能对应体系,从上往下按照职能划分为护士长、组长和高级护士以及初级护士,有效明确护士的护理级别和护理水平。

    (6)设置各层级护理人员职责:护士划分级别之后,护士按照层级职能进行护理工作,护士长负责全部的护理内容工作和护理监管,护士长主要负责护理任务的监督和指导,协助医护人员进行病情诊断;组长协助护士长完成科室护理工作,完善护理工作制度,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复诊和查房,协助护士长完成较大难度的护理任务;高级护士协助组长完成中级病情的护理任务,监督指导初级护士单独完成护理工作。

    (7)分层级培训及考核:护士长负责制定各层级医护人员培训计划及考核,并对培训与考核内容进行落实,采取分组培训、集体培训及专人分享培训等方式,以专题讲座、现场示范及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综合培训,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入档案。

    (8)分层级设置工作权限与待遇:高级责任护士可参与查房、会诊及护理质控,依据医护人员层级、管理患者例数,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工作难度、风险程度等进行绩效工资、奖金的分配及晋升。

    1.3 观察指标 选择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工作责任心、服务态度、专业能力以及护理质量等,总分为100分,满意度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越高。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护理差错以及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6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9%,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代医疗具备完善的医疗体系,尤其是内科的护理占据医护的主导地位,对于收治的182名患者按照患病阶段和患病信息进行护理,参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按照分层管理护理方法,通过分层管理,有针对性的治疗,保障患者快速痊愈,而常规的护理模式降低了护理规范化的操作,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严重降低。

    本次实验表明参照组的不良事件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概率,参照组的满意度低于对照组的满意度,由此可知,内科护理工作可以用分层管理的模式,降低医护与患者之间的摩擦,提高康复的概率,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全面提升医院护理能力的水平和护理技术指标,打造全方位综合发展护理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政华. 试析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 000(009):269.

    [2] 周岩. 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浅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10):172-173.

    [3] 邓丽琴, 任郁郁. 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 健康大视野, 2018(16)., http://www.100md.com(张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