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耳疾病 > 中耳疾病 > 中耳炎 > 分泌性中耳炎
编号:13684926
近十年中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日 《医药与保健》 20145
     【摘 要】 分泌性中耳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文章主要从中药治疗及针灸治疗两大方面进行总结归纳,系统地回顾了中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中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综述

    【中图分类号】 R242【文献标识码】 B分泌性中耳炎属中医学“风聋”、“耳闭”范畴。是由外感风邪、肝胆郁火,或肺气不足、脾胃虚弱、脾肾阳虚及血瘀脉络所致。以中耳内有非化脓性渗出液积聚,耳胀闷闭塞,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多发于春秋两季,小儿较成人多见[1]。

    1中医认识

    中医学认为本病初起伴有外感症状者,多因风邪犯耳所致;无外感症状者,见耳膜内有弧形暗影者,多属湿邪聚耳;病程久,耳膜混浊,或耳膜内有粘浊物滞留者,多属正虚邪滞耳窍[2]。

    手太阴肺经之络脉入于耳中。风邪外犯,挟寒挟热,首犯肺系,循经阻塞耳窍,气机壅塞,肺失宣降,水湿停滞于中耳;或肺气不足,水道通调失常,津液酿聚成痰湿;或脾气虚弱,水湿不化,湿浊上蒙;或肝郁不舒,郁而化火,循经炎上;或脾肾亏虚,清窍失养,或瘀血内阻,血脉运行不畅,水湿运化不利,瘀湿互阻发而为本病。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是祛邪扶正。邪盛当以祛邪为急,如外感风邪,当以祛风为主,挟寒者佐以散寒,挟热者佐以清热;正虚以扶正为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