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预防医学》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466577
关于《化妆品卫生规范》中微生物检验方法改进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日 张 磊
第1页

    参见附件(302KB,2页)。

     《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版)于2002 年9 月19日由卫生部正式颁布。其中的微生物检验方法较之以前的GB7918 - 198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有许多改进,而且增加了新的检验内容,是一部较为科学、完善的规范。但是,由于化妆品的生产和检验条件的变化,《化妆品卫生规范》中的有些内容,还是似乎有改进的必要性。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化妆品微生物检验的实践经验,从具体检验操作和结果报告两方面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1检验过程中的具体操作

    1.1粪大肠菌群检测

    1.1.1是否必须加作靛基质试验《化妆品卫生规范》对粪大肠菌群的定义是:粪大肠菌群系指一群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在44.5 ℃培养24~48 h 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但是在粪大肠菌群结果报告中却出现了与上述定义并不一致的提法:伊红美兰平板上有典型菌落生长,并经证实为革兰阴性短杆菌,靛基质试验阳性,方可报告检出粪大肠菌群。目前,国内外的粪大肠菌群检测均不作靛基质试验[1,2]。卫生部2003 年颁发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2000 年颁发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均不要求作靛基质试验。美国《饮用水及废水检验的标准方法》第20 版(1999年)中对粪大肠菌群检测的要求也仅是:乳糖发酵管产酸、产气者,转种EC 肉汤管,于(44.5 ±0.2 )℃孵育(24±2) h ,若产气则为粪大肠菌群阳性,否则为阴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0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