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预防医学》 > 2017年第1期
编号:13013990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缓慢进展后间插疗法的临床疗效(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日 《上海预防医学》 2017年第1期
     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5年生存率仅为15%左右\[1\]。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患者的85%\[2\],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Ⅲb 期或Ⅳ期,丧失手术根治的机会,而以全身治疗为主。含铂类药物联合应用是目前治疗NSCLC的治疗方案,但其疗效已达到平台期,无法再获提高。研究显示,含铂类药物联合化疗的客观有效率约为30%,中位生存期为8~9个月,1年生存率为30%~60%\[4\]。隨着对信号转导通路以及靶向分子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型模式,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是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主要包括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埃克替尼等,这为晚期NSCLC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最初的研究显示,EGFRTKIs对不吸烟的东方女性肺腺癌患者较为敏感,有效率可达40%以上\[4\]。化疗后病情进展的NSCLC患者中约10%对EGFRTKIs治疗有效\[5\]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