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炎和脑病
编号:13591610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采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与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5日 《健康大视野》 20188
     【摘 要】目的:观察比较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并记录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的比较,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采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患儿的临床重症和体征可以得到较快的改善,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临床广泛的推广。

    【关键词】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地塞米松;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5.1
, http://www.100md.com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8-085-01

    病毒性脑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发生于小儿,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脑实质炎症,多数患儿主要表现为轻症,比如高热、频繁或持续性抽搐等。然后治疗不及时,可以导致重症的发生,患儿出现意识障碍、中枢性呼吸衰竭、颅内高压以及形成脑疝等,甚至可以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改善患儿的预后。我院对4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采取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进行了治疗,并与采用地塞米松治疗的患儿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所有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有关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1]。所有患儿均符合以下条件中的2项:(1)高热且持续不退;(2)频繁的抽搐或存在惊厥持续状态;(3)患儿有烦躁、昏迷等意识障碍;(4)患儿有肢体瘫痪以及精神行为异常等大脑皮质受损的临床表现;(5)患儿有皮质下或脑干颅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6)严重或持续性的颅内压增高或形成脑疝。排除结核性脑膜炎以及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其中,治疗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8±1.5)岁。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6.9±1.8)岁。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之间经过分析比较后,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用常规的退热、抗病毒、降低颅内压、解痉以及营养神经细胞等方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静脉滴主地塞米松进行治疗,0.5 mg/(kg·d)。治疗组静脉滴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20 mg/(kg·d)两组患儿均连续静脉滴注3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高热、惊厥、意识障碍以及肢体瘫痪等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并记录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2] ①治愈:患儿的意识清楚,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②好转:患儿的意识清楚,遗留有轻度的智能以及肢体運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够自理;③无效:患儿处于植物人状态,甚至死亡。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分析处理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t检验,当P<0.05,则可以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1所示,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的比较,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比较 如表2所示,治疗组高热、惊厥、意识障碍以及肢体瘫痪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如表3所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主要是由于病毒侵犯神经细胞所引起的,导致患儿的神经组织发生脱髓鞘病变,血管周围发生损伤,影响脑组织的正常供血。常见的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毒主要有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以及腮腺炎病毒。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患儿的病情严重,如果治疗不及时,可以出现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导致患儿死亡。甲泼尼龙是临床上治疗免疫性以及神经疾病常用的药物,可以有效的保护脑功能,缩短疗程,改善患者的预后。甲泼尼龙的C6位甲基化可以明显的提高药物的亲脂性,使得药物可以迅速到达作用部位,药物吸收过程中不需要肝脏的转化,减少了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使得药物在血浆中的游离成分明显的提高,有效药物浓度以及生物学活性也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十分显著[3]。由于甲泼尼龙与受体的亲和力更高,因此,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地塞米松。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的明显缩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所述,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采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患儿的临床重症和体征可以得到较快的改善,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临床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59-766.

    [2] 吴俊.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4):55-57.

    [3] 张莉娅.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5):3449-3450., 百拇医药(马春鸣)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炎和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