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 2018年第15期
编号:13338649
阴道微环境的改变与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关系探究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18年第15期
     【摘 要】目的:探究阴道微环境的改变与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5月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按病理结果进行分组,其中宫颈组织病理结果正常设作对照组,宫颈组织病理结果发现宫颈癌、低级别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设作观察组,对比2组研究对象的阴道分泌物人类乳头瘤病毒(HPV)、阴道微生态指标及宫颈病变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Ⅲ-Ⅳ度高于对照组,菌群多样性异常高于对照组,HR-HPV检出率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阴道内病原体感染会增加宫颈病变发病率,可见,阴道微环境的改变是影响宫颈病变重要因素。

    【关键词】阴道微环境;HR-HPV感染;宫颈病变;关系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5-0-01

    宫颈癌是妇性恶性肿瘤的一种,有研究发现[1],高危型别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和宫颈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阴道微环境是保持体内外环境和宫颈阴道解剖结构动态平衡微生态系统,正常状态下阴道微环境保持平衡状态,一旦病原体繁殖过量,就会打破阴道微环境的平衡,导致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发现[2],阴道微环境的改变与宫颈病变具有一定的关系,国内对此类研究较少,本次研究中,以100例我院门诊就诊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探讨阴道微环境和宫颈病变关系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8年5月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经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病理结果分组,其中宫颈组织病理结果正常设作对照组,宫颈组织病理结果发现宫颈癌、低级别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设作观察组。鳞状上皮内病变根据Bethesda Pathology中二级命名,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癌三组。对照组年龄20~60岁,平均(45.8±10.6)岁;观察组年龄21~60岁,平均(44.2±11.3)岁;LSIL15例,HSIL27例,宫颈癌8例;2组年龄对比无差异(P>0.05),可以对比研究。

    1.2 方法 以阴道微生态检测系统与微生物四联检试剂盒,对2组研究对象阴道分泌物采集样本后,根据阴道微生态系统进行检测,检测项目有分泌物湿片镜检、干化学分析、革兰染色、阴道微生态评价结论。选择妇女非经期时间进行取样,在取样前1d忌性交、坐浴及阴道检查、用药等情况,以棉签对阴道穹窿后采集,各采样两支棉签。第一支棉签制作分泌物的涂布干片,以快速革兰妙棋色处理,第二支棉签放置在稀释管内加配备稀释液稀释,取混悬液在玻片,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将稀释液加入到阴道微生态检测干化学板的检测孔上,经干化学检测仪行干化学检测。HPV检测以采样刷在宫颈管取样,放置到保存液进行固定送检,实施 HPV-DNA检测分型并记录。
, 百拇医药
    阴道微生态检测可以将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分成Ⅰ、Ⅱ、Ⅲ、Ⅳ4个等级,其中Ⅰ级可辨别1-3种细菌,Ⅱ级可辨别4-6种细菌,Ⅲ级可辨别7-10种细菌,Ⅳ级可辨别11种以上细菌。

    1.3 诊断标准 阴道微生态评价内容包括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和菌群多样性、病原菌形态学等,以阴道清洁度Ⅰ-Ⅱ级表示正常,以Ⅲ-Ⅳ级表示异常,检测分泌物发现病原体表示异常。菌群多样性以Ⅱ-Ⅲ级表示正常,以Ⅰ级与Ⅳ级表示异常[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比较,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Ⅲ-Ⅳ度高于对照组,菌群多样性异常高于对照组,HR-HPV检出率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宫颈病变与HPV感染、阴道微生态环境改变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常状态阴道微环境保持平衡,当病原体过多繁殖就会打破平衡,引起生殖道感染性疾病[4]。本文结果显示与他人研究相符[5]。阴道内念珠菌是生殖道致病菌,一般情况不会有临床症状,当阴道内环境发生改变后,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则会导致大量病原菌繁殖。宫颈病变患者积极治疗同时,检测宫颈病毒学、细胞学异常,及时纠正阴道微环境改变,可以及早发现和防治宫颈病变。

    参考文献

    唐金芝,高琨,李力.宫颈微环境改变与HPV感染对宫颈癌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30(6):971-973.

    宋华林,张玲,曲芃芃.宫颈局部细胞因子在宫颈持续HR-HPV感染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6):1151-1154.

    盧玉,赵建武.宫颈高危HPV持续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3):26-29.

    孟龄婷,薛艳,岳婷,等.HPV感染与BV、VVC、TV的相关性基于1261例妇科门诊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51(10):730-733.

    张玲,曲芃芃.HR-HPV持续感染宫颈局部8种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8,19(1):6-8., http://www.100md.com(司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