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 2018年第17期
编号:13337732
冠心病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18年第17期
     3 讨论

    目前对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是特别的清楚。根据文献报道,炎症反应对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具有重要的作用。Luczak[4]FanWH[5]杨海燕[6]等研究表明,慢性炎症反应导致细胞产生黏附分子,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同时炎症指标可用来预测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但是目前在基因水平上对该病的了解还是非常的有限,因此本研究对正常人和冠心病患者的表达谱进行差异基因筛选,共筛选出1449个差异基因。利用string 在线软件对1449个差异基因编码蛋白进行蛋白质互相作用关系网络分析,按节点度大小筛选出排名前20的上调基因:POMC、FPR2、MYOD1、GATA1、C3、GRM4、DRD4、SSTR5、PYY、FGF13、RGS6、CXCR1、、CCR10、SSTR4、CNR2、GALR3、APLN、NPBWR1、CDX2、PTGDR2。

    对以上基因进行文献挖掘,我们发现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APLN、CXCR1、C3、FPR2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的机制以及预后关系密切 ;NR2、PYY、NPBWR1、PTGDR2与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关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