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 2018年第17期
编号:13337104
护理针刺伤的安全防护与处理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18年第17期
     【摘 要】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发人群,其中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损伤。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为了提高广大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危害的认识,增强针刺伤的防护意识,分析了护理人员针刺伤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和措施。重点阐述针刺伤后的处理流程,使针刺伤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关键词】 职业暴露 ; 针刺伤; 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7-116-01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损伤,针刺伤是指由头皮针、注射器针头、静脉导管、采血针或皮下注射针头等锐器导致的皮肤损伤,针刺伤可引起血源性病原体感染,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不但可以损害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可以威胁到其生命。因此,加强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提高针刺伤防范意识,已成为当前各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1 血源性疾病对护理人员的危害

    病人血液中含有致病因子,是护理人员针刺伤后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先决条件。我国是HBV、HCV 感染高发区,近几年HIV的感染也在持续上升,有报道称,由针刺或接触污染的血液和体液而感染HIV 的几率为0.3%;眼、鼻、口腔、皮肤暴露于污染血液和体液而感染HIV 的几率为0.1%;暴露于含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血液或体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