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纵隔肿瘤
编号:13335812
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15日 《健康大视野》 2018年第20期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单孔胸腔镜手术在临床中治疗纵膈肿瘤的可行性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在2016年9月~2018年7月时段到我院就诊的64例纵膈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划分为对照组(n=32)、观察组(n=32),均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双操作孔手术,观察组行但操作孔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出血量、置管时间以及疼痛评分情况均更好(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针对纵膈肿瘤患者而言,对其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理想,可缩短手术时间,并降低出血量等,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在临床中价值可观。

    【关键词】纵膈肿瘤;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

    【中图分类号】R44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0--02

    在胸外科中,纵膈肿瘤是很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大部分患者基本没有典型的症状,部分患者则会伴有咳嗽、胸闷等症状[1]。对于此疾病临床中首选治疗方式是胸腔镜手术,而如何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缩短康复时间等是目前各为学者的研究重点。临床中常见的术式有但操作孔、双操作孔方式等,不同的方式所治疗的效果也不相同[2-3]。鉴于此,本文选择到我院就诊的64例纵膈肿瘤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在2016年9月~2018年7月时段到我院就诊的64例纵膈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划分为对照组(n=32)、观察组(n=32)。对照组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46.32±2.32)岁,病程1~13周,平均病程(4.32±0.21)周;观察组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46.33±2.33)岁,病程2~13周,平均病程(4.33±0.23)周。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统计学分析组间各项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选择研究对象均行静脉复合麻醉以及单肺通气:对于后纵膈、中纵膈患者:①观察组:在第7肋间同腋中线的位置处行一程度约为2.5cm的切口(观察孔),于第3同腋前线的位置处行一长度约为3cm的切口(操作孔)。②对照组在第7肋间同腋中线的位置处行一程度约为1.5cm的切口(观察孔),于第3同腋前线的位置处行一长度约为2cm的切口(主操作孔),于第5肋间同腋后线的位置处行一长度约为1.5cm的切口(副操作孔)。对于前纵膈患者:①观察组:第5肋间同腋后线位置处行一长度约为2.5cm的切口(观察孔),第3肋间同腋中间位置处行一长度约为3cm的切口(操作孔)。②对照组:第5肋间同腋后线位置处行一长度约为1.5cm的切口(觀察孔),第3肋间同腋中线位置处行一长度约为2cm的切口(主操作孔),于第5肋间同锁骨中线位置处行一长度约为1.5cm的切口(副操作孔)。手术完成之后需要放置负压引流管,并同引流球连接,术后均行镇痛措施,且将标本送到病理科进行检验。

    1.3 评判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与比较。疼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判。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选择SPSS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比较,差异显著时P<0.05。

    2 结果

    2.1 手术多项情况比较 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出血量、置管时间以及疼痛评分情况均更好(P>0.05)。详见表1。

    2.2 并发症比较

    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在临床外科中,纵膈肿瘤疾病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且大部分患者为良性肿瘤,主要类型包括神经源性肿瘤、畸胎瘤等,对于此类疾病其首选方式为手术切除方式,在有必要的时候还可选择放化疗方式进行辅助治疗[4]。

    传统的开胸手术治疗方式会给患者机体带来较大的创伤,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甚至会对其肺部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预后情况较差[5]。近年来,随着腔镜手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发展,一方面降低了手术给患者机体带来的创伤,另一方面更是降低了其应激反应情况,有利于缩短其康复时间。在胸外科中,腔镜技术的发展成果则是胸腔镜技术,在其帮助下开展手术操作,可降低给机体带来的创伤,并且更为有效的将病灶切除。胸腔镜手术术式有双孔操作以及单孔操作之分,对于哪一种术式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是临床相关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单孔操作方式给患者机体带来的创伤较小,可减少出血量以及术后康复所用时间;双孔操作方式需要增加一个副操作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操作难度,但是一方面会增加出血量,另一方面容易对肋间神经造成损伤,因此术后疼痛感更加明显,不利于康复。目前,临床中应用较多的是单孔操作方式,所有器械都是通过其进行操作,因此在操作上面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同双操作孔方式相比,其切口的长度延长到3cm,更有利于操作;而且不会在腋后线位置处形切口,对于术后而言,能够有效改善其疼痛感[6]。如果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能够有效利用切口保护套(中号),有利于在操作孔中多个器械进行操作。为避免器械之间产生干扰等情况,还可利用双关节腔镜器械,帮助扩大活动度。因此,在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时候,术者一定要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且在有必要的时候可互换两孔,确保不会受到角度限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多项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提示对于纵膈肿瘤患者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双孔操作方式理想。

    综上所述,针对纵膈肿瘤患者而言,对其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理想,可缩短手术时间,并降低出血量等,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在临床中价值可观。

    参考文献

    郭大为,张志豪,王细勇,等.单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7,15(3):332-334.

    吴伟斌,曾贵青,吕文强.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在前纵隔肿瘤切除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9):54-55.

    周伟,张大发,聂军.单孔胸腔镜手术切除纵隔肿瘤25例[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6(6):564-566.

    宋伟安,龚太乾,李学昌,等.单孔胸腔镜手术在前纵隔肿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J].转化医学杂志,2017,6(4):229-231.

    张宁,魏立,陈重,等.胸腔镜下双孔法治疗后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分析[J].癌症进展,2016,14(5):452-453.

    金星,杨焱淼,梅宏,等.单孔胸腔镜下微创手术用于纵隔肿瘤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心理医生,2016,22(22):210-211., 百拇医药(高兆明 袁江 冯凯 张永学)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纵隔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