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 202018
编号:13809684
CCU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状况的调查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15日 《健康大视野》 202018
     【摘 要】目的:为了探讨CCU心肌梗死患者出现焦虑状况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找到较好的护理措施依据。方法:对48例CCU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期间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影响因素自设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CCU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平均分为37.39分,焦虑发生率为39.6%。患者主要焦虑的状况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额的医疗费用。不同年龄心肌梗死患者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护理干预措施,加强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促进了患者康复的目的,以及预后的自我保健。

    【关键词】CCU;心肌梗死;焦虑

    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因该病发病突然,使患者常伴有复杂的负面情绪反应,而焦虑是出现最早最严重的心理反应之一。相关调查显示,在患者住院的前1-3天最为显著。
, http://www.100md.com
    1 研究目的及目标

    目的:通过对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CCU48例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焦虑影响心肌梗死患者相关因素,为心肌梗死患者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提供依据。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担忧、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坐卧不宁,常表现胸闷、心悸、出冷汗、双手震颤、厌食等。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从量表构造的形式到具体评定的方法,都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十分相似,它也是一个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用于评出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SAS采用4级评分,把个题的得分相加为粗分,粗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即得到标准分。本研究以标准分小于50分为无焦虑情绪,以标准分>50分做为判断焦虑症状的标准, 50-59分为轻度焦虑,60分以上为中重度焦虑,得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重。
, 百拇医药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CCU48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设项目的调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从量表构造的形式到具体评定的方法,它也是一个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用于评出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

    2.2 研究人群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CCU的48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焦虑的来源进行统计。患者意识清楚、语言表达和理解力正常,能进行语言沟通,并且能自愿参与调查问卷的心肌梗死患者纳为标准;排除标准是不愿参与调查问卷、且患者语言表达和理解力不正常,不能有效的语言沟通的心肌梗死患者。

    2.3 研究方法

    每位参与调查问卷患者分别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有效问卷收集、整理,通过数据计算得出的结果,分析影响CCU患者焦虑状况的相关因素,了解患者负性心理根源。
, http://www.100md.com
    2.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2.O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结 果

    3.1 心肌梗死患者焦虑发生情况分析

    CCU48例心肌梗死患者(SAS)平均得分为37.39分,焦虑发生率为39.6%,其中男性36例(75%),女性12例(25%),年龄(65.0±13.1)岁,老年患者(≥60岁)30例(62.5%)。本组中,SAS得分最低分23分,最高分57分,平均37.39分,出现焦虑19例(39.6%),与国内常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 不同因素的焦虑状况分析 由专职护士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CCU48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设项目的调查,将有效问卷收集、整理,采用SAS4级评分,把个题的得分相加为粗分,粗分乘以1.25,計算出焦虑分数,得出P值。见表2
, 百拇医药
    经图表显示在CCU临床护理中不应忽视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状态,患者的焦虑与年龄、性别、经济负担因素关系比较显著。

    4 讨 论

    4.1 心理干预:根据患者SAS分量表的单项数据分析,了解患者负性心理根源,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我们应当以身心医学的观点讲解情绪与疾病产生的关系,告知患者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可通过心理-神经-免疫系统的相关反应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疾病迁延恶化。CCU病房布满了各种仪器,除颤器、抢救车、呼吸机,床边的监护仪等等;严格的探视制度使患者与外界隔离;仪器的报警声,同病房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死亡;种种因素会给患者的心理尤其是第一次住院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增加,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致心源性猝死等并发症的出现。护理人员不能只注重心电图形变化、生命体征的数字而忽略了患者的存在,在晨晚间护理、输液,服药等治疗性操作时与患者及时沟通、询问鼓励其说出自己的不适,应给予热情和科学的解释,以消除不必要的顾虑,这样既能建立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又能了解监护仪所不能提供的信息。
, http://www.100md.com
    4.2 认知干预:认知疗法的核心是鉴别并矫正导致不良行为的错误认知,护士有责任帮助患者进行认知重构,对文化程度较低患者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避免使用医学术语进行讲解,对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患者可发放疾病的宣传册,询问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给予指导与讲解。然后有计划的实施行为干预。

    5 结 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心肌梗死的 病发率也在不断的攀升,心肌梗死不仅仅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健康,其伴随的负面情绪影响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本研究认为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多数会出现焦虑情绪,尤其是CCU这个特殊环境的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找出造成患者消极负面心理状态的真实原因,利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CCU患者的焦虑程度,同时也加强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宗旨,调动了护理人员求新求变的积极性,减轻了患者内心焦虑状况,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以及预后的自我保健。

    参考文献

    翟梅梅.焦虑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干预.航空航天医学杂志[J].2014,25(9):1332-1333.

    赵浩森.急性心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4,14(9):1160-1161.

    牛芳荣、李丽、唐丹等.循证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评价[J].西部中医药,2015,(2):118-120., http://www.100md.com(陆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