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临床研究》》 > 2008年第9期
编号:11752888
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诊断的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日 《中国临床研究》 2008年第9期
     【摘要】 目的 分析30例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以及与其他肿瘤的鉴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X线、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影像学表现为膨胀性分房的低密度影,伴病理性骨折时,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增强后扫描可显示肿瘤周边的肿块内部分隔状强化。结论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进行性局限性破坏性疾病,好发于青壮年长骨干骺端,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该病的有效方法,是临床鉴别其他肿块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 病理性骨折 破坏性疾病 软组织肿块

    【中图分类号】R7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8)09-0083-01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进行性局限性破坏性病变,生长活跃,部分为恶性,影像学表现有特征性,但与其他长骨肿瘤鉴别有一定困难。本文总结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0例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骨巨细胞瘤的术前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年龄在18~45岁之间,平均年龄27岁,男性14例,女性16例。临床表现为局部间歇性疼痛18例,持续性疼痛6例,局部肿胀为主6例,无明显症状3例。

    1.2 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均做X线平片及CT平扫、增强扫描。X线平片采用GE500MA大容量X线机,拍正侧位片。CT扫描采用GEProspeedⅡ型全身CT机,层厚3MM,层距3MM,增强扫描用欧乃派克100ML静脉高压推注。

    2 结果

    30例骨巨细胞瘤中共发现病灶30处,均为单发,其中发生于胫骨上端者9例,肱骨下端者8例,股骨下端者13例,影像学表现为:

    2.1 溶骨性破坏为主 共19例(19/30,63.3%),表现为边缘不清且不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其内见大片坏死区,无肿瘤骨生长,无明显强化。

    2.2 肥皂泡样或蜂窝状破坏为主 共12例(12/30,40%),表现为典型的分房密度影,边缘可有硬化现象。

    2.3 病理性骨折 共5例(5/30,16.6%),表现为偏心性溶骨性破坏,骨皮质变薄、中断,有2例错位。

    2.4 软组织肿块 共6例(6/30,20%),表现为骨质破坏区周围软组织肿块影,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可见肿块内分隔状强化。

    2.5 骨膜增生,共1例(1/30,3.3%)表现为线状骨膜增生,比较局限。

    3 讨论

    3.1 发病年龄及部位 据文献报道,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青壮年长骨干骺端,本文报道30例骨巨细胞瘤均发生于四肢长骨干骺端,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多见,30例中平均年龄为27岁,其中40岁以上仅1例,男女比例为14:16,可见骨巨细胞瘤在20~40岁为绝对高发期,多发生于膝关节周围骨质。

    3.2 临床表现与X线诊断关系 本病发展缓慢,起病多隐蔽,常表现为间歇性疼痛,肿瘤较大时可有压迫症状,本文报道30例中大部分表现为间歇性疼痛,部分甚至无临床,仅有6例随病情发展由间歇性疼痛性转为持续性疼痛,而此时影像学上己表现为大片溶骨状破坏,部分有病理性骨折及骨膜增生。

    3.3 影像学表现 本组30例病例X线表现都有骨质破坏,且大都表现为典型的溶骨性骨质破坏。部分表现为多个相互交错的细线状骨间隔。40%病例有典型肥皂泡样改变。周围软组织肿块多见于病理性骨折后,增强后软组织可见分隔状强化。

    3.4 骨巨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1)动脉瘤样骨囊肿:好发于儿童,骨端膨胀不明显,没有肥皂样改变,在CT可见液平面。(2)软骨母细胞瘤:好发于20岁以下,表现为肿瘤透亮区内有絮状或砂粒样钙化点,无肥皂泡改变。(3)甲亢:局部表现相似,但膨胀较轻,且常为多发,实验室检查血磷血钙可鉴别。

    可见,骨巨细胞瘤有骨肿瘤的共性,但其也有不少特征性表现,只要结合临床病史,影像学表现,对骨巨细胞瘤的术前诊断率还是较高的,特别是CT增强扫描对其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果珍主编. 临床CT诊断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35

    2 陈星荣主编.全身CT和MRI.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766

    3 上海第一医学院编写组.X线诊断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28:539

    4 陈炽贤.实用放射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45, 百拇医药(孔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