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临床研究》》 > 2008年第9期
编号:11752944
广汉市1952年~2007年疟疾防治及流行态势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日 《中国临床研究》 2008年第9期
     【中图分类号】R25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8)09-0096-02

    广汉市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海拔平均高度515米,面积538平方公里,平原为主,有部分丘陵,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大陆性季风气候,辖19个乡镇,总人口59.095万。河流分别属于沱江上游水系和岷江的都江堰系统,平坝地区水网密布,散布着大小不等的水塘、水库和人工湖,这些都有利于蚊虫生长繁殖和疟疾传播。

    1 疟疾流行概况

    1.1 广汉市历史上是疟疾流行比较严重的城市,1952年~2007年全市疫情报告发生疟疾病人62348例。疟疾曾经一度成为严重危害全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和地方病,特别是1954年发病率高达280.43/万。经过50余年的艰苦努力积极防治,疟疾发病率从1992年至今都控制在1/万以下。其中,1996、1998、1999、2001、2005、2006六年无疟疾病例报告。自2000年以来,广汉市的疟疾发病以输入性疟疾为主。2007年广汉市达到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除疟疾标准”。

    1.2 疟原虫种 据资料记载,从1952年以来发生的疟疾病人均为间日疟。

    1.3 传播媒介 经监测疟疾主要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丘陵地区未发现有雷氏嗜人亚种。由于坚持杀灭工作,近3年年均蚊密度为0.25只/ 人工小时。

    1.4 地区分布 疟疾曾在广汉广泛流行,在一些农村甚为猖獗,危害严重。小汉、高平、三星等乡镇发病率较高。随着疟疾防治工作进程,流行面逐渐缩小,由广泛分布缩小为局部流行,进而缩小为点状发病和散在发病。92年以后为零星发病,主要为民工外出感染,回归后发病或复发。

    1.5 季节分布 据疟疾疫情统计,每个月都有发病,4~10月为疟疾流行季节,其中7、8、9月为高峰时节,约占全年发病数的80%以上,10月以后发病逐步降低。

    1.6 人群分布 以农民为主,约占70%以上,其次为学生,约占10%左右。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尤以20~30岁组人群发病为主,约占45%左右,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0.78。

    1.7 流行趋势 广汉市疟疾流行呈现50、60年代发病较高,70年代后逐渐下降,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并实行科学化管理,疟疾发病下降明显,1992~2006年,疟疾发病率一直控制在1/万以下,部分乡镇发病率控制在5/万以下。

    2 主要技术措施

    针对不同时期疟疾流行及发病特点,采取了相应的防治策略和措施,分述如下:

    2.1 1952年~1959(五十年代) 尚无完整的疟疾病防治策略,完全是针对当时的流行情况,采取应急措施,在发病率较高的1952~1955年间,采取以治疗现症病人为主,结合宣传防疟知识,动员疫区通过消除污水、污泥、铲除杂草、倡导使用蚊帐、用蚊香等方式防蚊灭蚊。治疗病人用奎宁、阿地平、环氯胍、抗疟母星、百乐君等药品,而且这些药品还往往不能保证;有的联合诊所的医生也用青蒿、常山、草果、地骨皮等中草药对症治疗部份疟疾病人,8年内共发病42310例,占总发病数的67.9%。其中1954年发病9266例,发病率280.43/万,最低为1958年仅发生858例,为25.1/万(因浮夸隐瞒疫情等原因,实际发病人数可能大于此数),2.2 1960~1969年(六十年代) 六十年代初,国家卫生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疟疾防治技术方案,结合此方案,即与省、地同步制定实施了“两根治、一预防”的防治方案,坚持现症病人根治,休止期抗复发根治,以生产队为单位发病率在5%及其以上者进行全民预防服药,这10年共发生疟疾病16231例。在贯彻实施中,各级党政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大规模地开展疟疾防治工作,成效显著。随着我国生产的氯喹、乙胺嘧啶等抗疟药物的保障供给,保证了“两根治、一预防”的需要,“二二三”、“六六六”粉等有机氯农药的合成与生产、供应,开展了部份媒介按蚊防制工作。从1966年以后,虽然受到了“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冲击,但绝大多数村、社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能够领会疟疾防治工作精神,继续开展疟疾防治工作。整个60年代,广汉市疟疾防治工作未中断,疟疾病趋于平稳。

    2.3 1970~1979年(七十年代) 疟疾疫情逐年下降,除1970年发病2063例外,其他年份发病数均未超过1000,1974年以后更控制在百位数以下,10年中共发生疟疾3598例。期间继续推行“两根治一预防”的防治策略,注重了措施落实,讲求工作质量,对诊断的间日疟,一律采用氯伯八日疗法根治,第二年三月前进行乙伯根治。不管是现症病人管理治疗,还是疟史病人的根治和预防性服药,都形成了“提壶上山、送药到手、看服下肚、说话才走、不留药、不带药、不见本人不发药”等一整套工作准则,确保了工作质量,使疟疾防治规范化、制度化。

    2.4 1980~1989年(八十年代) 坚持对疫区的现症病人进行规范治疗,对疫源地和疫点进行科学严谨的处置,使疫情逐渐稳定。80年代初期,国家卫生部修订了《全国疟疾防治技术方案》,1984年又颁布了《疟疾防治管理办法》。根据这些法律法规,及时调整防治策略,认真贯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防治、科学治理”,采取以防制媒介和消灭传染源并重的综合措施。灭蚊主要是采用溴氰菊酯(敌杀死)浸泡蚊帐,“二二三”在室内及环境作滞留喷洒灭蚊。加强了现症病人的管理,仍用氯伯八日疗法进行根治,疑似疟疾患者假定性治疗,从1983年开始对发热病人进行血检筛查疟疾,1985年将血检纳入目标管理。10年共发生疟疾病95例,发病率保持在1/万以下,分乡镇发病率也保持在5/万以下。

    2.5 1990~1999(九十年代) 1991年由于第一例输入性疟疾未及时诊断,三星镇发生了疟疾的局部爆发,91年共报告疟疾46例,全市发病率虽未超过1/万,但三星镇发病率达27.54/万。1992年报告疟疾病例13例,发病率0.24/万,一直控制在1/万以下且无超过5/万的乡镇,并且以输入性病例为主。针对这一变化,在防治策略上也相应作了一些调整,采用不再大规模大面积灭蚊而实行局部灭蚊和疫点灭蚊,强化疫情监测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后的抗疟管理,展开病例侦察,及时发现和根治病人、处理疫点。

    2.6 2000~2006(二十世纪初) 进入二十世纪后,为防止疟疾疫情的反复,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卫生局非常重视疟疾防治工作:一是坚持每年发文下达了疟疾防治任务,强调了防治措施;二是与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的同志一道深入基层,指导工作;三是市政府与当时的各乡政府、卫生局与各乡卫生院、防保组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年终考核纳入目标管理。我市的疟疾发病率进一步下降,基本上保持在0.1/万以下,且每年的病例中绝大多数为输入性病例。在防治策略上,继续推行疟疾疫情监测和回归民工的抗疟管理,建立健全了完善的疟疾疫情报告制度,规范疟疾现症病人治疗、抗复发治疗、疫点处理、发热病人血检等常规疟防工作,并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确保了提高防治效益。

    全市范围内乡镇卫生院以上的医疗卫生单位都建立了血检站或送检站,从1988年以指令性任务开展“四热”病人血检工作以来,村庄覆盖率达100%。市疾控中心按月对各血检站10%的阴性血片以及全部阳性、可疑血片进行复检,市地防办每年都进行目标管理考核,及时掌握了疟疾流行趋势,为市政府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百拇医药(唐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