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特别关注
编号:12058718
中国人健康营养30年(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日 《健康大视野·下半月》 2009年第1期
     当中国的经济快车,以令世界称奇的速度把中国人带到新世纪时。囊中不再羞涩的国人,可以面对世界美食开口腹;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迅速发展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饮食习惯,由原来的饱餐型向营养型、帮鲜型、简便型转变。随着电脑的普及、汽车的入户、通讯的便捷、自动化的普遍应用,这一系列科技成果的提升为国人的作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带来了彻底革命。

    追溯30年餐桌“变迁”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今天,中国的老百姓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自家餐桌的变化。每当家人或好友围坐在餐桌旁一同吃饭,一起聊天,这样的场面总是让人备感温馨。改革开放30年来,小餐桌上演绎出了大变化。从拿着票本买粮买肉,到市场上各种食品“渐欲迷人眼”;从掏不起钱下馆子,到各种档次的餐馆随处可见;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30年来,人们吃的内容变了,吃的观念也变了。无论身在都市,还是居住乡间,每天的一日三餐都能令我们品味出生活的美好。
, 百拇医药
    粮票印象

    说到粮票,如今恐怕有许多年轻人都不知其为何物,但它在许多年长者的心中依然印象清晰,甚至有着一些刻骨铭心的记忆。

    粮票始于1955年,直至1993年才被取消,其间一直扮演着调节社会供需的杠杆角色。它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一斤地方粮票相当于人民币0.2角,去早点摊上买包子、油条等食品,如果没有粮票,就要相应地多付一些钱来抵粮票。

    粮票—般不是直接发放的,城市居民需要米面的时候要凭购粮本到指定的粮店购买,粮店的工作人员会直接在粮本上根据人口定量记载购粮斤数。后来,随着粮食生产形势逐步好转,各地都陆续放松了这种限制,粮本上节余的粮食可以用粮票发还给居民。因此,不少家庭都多多少少地储存了一定数量的粮票。

    记得那时,米面都是定量供应,油、鸡蛋、豆腐等都是凭票购买。每个月每人供应27斤普通面粉、4两油、1斤豆腐、4斤米……只有到过年时一家人才能供应上两三斤好点的面粉:“富强粉”。而买菜也只能到国营的蔬菜公司购买,不仅只有当季蔬菜,品种还特别少,稍稍去晚点就会买不到。到了冬天供应的蔬菜就只剩下了白菜、萝卜、土豆等冬储菜,而且每家每户还只能有20斤左右的供应量,而水果更是不可能吃到的奢侈品。
, 百拇医药
    20世纪80年代:吃得像了样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老百姓的餐桌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品种渐渐丰富,蔬菜、瓜果、蛋、禽、肉类摆上了货架,冬天也可以买到相对便宜的蔬菜,大白菜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很多家庭开始随吃随买。

    要说变化最大的还是年夜饭,这时可比lO年前丰盛了许多。据说,那时候过年,人们喜欢一大早先去菜市场挑选大的鲤鱼,做个整条的糖醋鱼,取‘年年有余’之意。猪肉也有多种做法,或者炖盘排骨,或者蒸碗四喜丸子,敞开吃保管够。海鲜成了那个时候的俏菜,平时吃得少,过年就当换换口味。年夜饭一般有八大碗,端上来都是满满的一大桌。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全国实施了菜篮子工程,把禽、蛋、奶、水果、蔬菜等包括在菜篮子工程里统筹解决。经过近10年的努力,才彻底解决了副食供应紧张的局面。粗粮食品逐渐从老百姓的餐桌上淡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

    20世纪90年代:流行下馆子
, http://www.100md.com
    上个世纪90年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饮食文化的革命。进餐馆尝尝鲜再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谁家有喜庆事,都愿意在饭店摆一桌,又省事又有面子。那时候刚流行自助餐,很多市民都要去品尝。每到家人聚会或者有人过生日,都愿意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吃自助餐,既为了饱口福,又为了庆祝。可是每位30元的价格实在不低,大家都想着得对得起那些钱,于是就吃得过量,造成肠胃问题。可见当时的老百姓下饭馆要的还是经济实惠。

    再后来,餐饮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鲍鱼、海参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尤其以鲍鱼最为吸引人的眼球。那时候,有一家饭店,以经营粤菜、基围虾、生猛海鲜为主,生意特别火。当时,老百姓主要是奔着吃海鲜去的。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全国各大菜系互相渗透,南菜北做。同时,已经从餐桌上消失的粗粮又意外地受到了人们的青睐,重新成为饭桌上的新宠。与此同时,老百姓把牛奶从特种营养品的位置摆上了普通餐桌,中国乳业于是开始高歌猛进,进入一个超常发展时期。随着生活的富裕,中餐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俄罗斯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美国麦当劳等纷纷进驻,人们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
, http://www.100md.com
    21世纪:追求健康饮食

    进入21世纪初期,家庭主妇们开始寻求健康主题,对水果、蔬菜极为重视:蔬菜要吃无污染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鱼虾要吃活蹦乱跳的,连花生油都要专找非转基因的。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总之,什么食品搭配有利于健康,已经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

    素食斋、农家乐、营养配餐……一场和吃有关的饮食习惯变革也正在悄悄进行。

    过去没肉吃,只有过年才能吃到一点肉。现在肉吃多了,吃腻了,人们却喜欢起了吃素食,如今,全国各地已有不少家素食餐馆,有的素食甚至还有肉的味道,做出的形状也让人很难分清是肉还是菜。而营养也成了人们在饮食中追求的重要一环。每天一个水果、每周吃一次鱼肉、每顿饭的盐不能太多……

    一位餐饮协会会长说:“以前人们是有啥吃啥,吃野菜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在则是吃啥有啥,吃野菜就成了一种时尚和健康。人们的饮食习惯随着经济水平发生了巨大改变。”现在人们的饮食习惯已经由过去的单一追求吃饱肚子到追求吃得健康和营养转变了。特别一些收入水平高的市民,这点就更加明显,有人还专门聘请营养师为自己家量身订做食谱,以求吃得更好,更健康。
, 百拇医药
    如今,大超市里牛肉按部位卖,肉馅要分肥瘦,鸡蛋是纯天然的,各种奶制品琳琅满目……因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为了方便上班族,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半成品,荤素搭配,买回家以后炒熟即可。现在人们讲的是要吃好、吃出文化和健康。一日三餐要讲究营养搭配,肥肉最好少吃,多喝酸奶易消化吸收,鸡蛋一天不要超过1个,早晚吃点水果可抗衰老……

    近几年,高粱、玉米等杂粮的再度走红,反映了老百姓对杂粮中微量元素的重视,对传统膳食的重新认识。与餐饮形式更加多样化相匹配。人们对就餐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花园式餐饮、园林式餐饮、野外餐饮以及露天餐饮都非常受欢迎。另外,社区餐饮也有了很大发展,今后家庭送餐将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30年,中国人营养状况变革

    改革开放30年,中国营养状况的历程发生了巨大变化,用中国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翟凤英的话来说,是一个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提高居民营养状况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全国营养调查, 百拇医药
1 2 3 4 5 6下一页


    参见: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