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下半月》 > 2009年第6期
编号:12054016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日 《健康大视野·下半月》 2009年第6期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131-01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泛指胃肠道黏膜被胃消化液消化而形成深达黏膜下层的黏膜破损,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胃空肠吻合口、含胃黏膜的憩室内。由于临床以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常见,故一般所谓的消化性溃疡是指GU和DU。

    1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通常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因胃粘膜的损害因素与防御因素之间失平衡所致。损害因素系指:①胃酸、胃蛋白酶;②幽门螺杆菌感染;③药物因素: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④乙醇;⑤胆盐。胃黏膜防御因素系指:①胃黏膜粘液-碳酸氢盐屏障;②胃粘膜上皮细胞;③粘膜血流;④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等。当对胃粘膜的损害因素大于防御因素时,溃疡病就可能形成,另外还有吸烟、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参与,构成了溃疡病发生的复杂致病机制。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在发病机制上有不同,前者主要是防御因素的削弱,后者则是损害因素的增强,也可能两者兼有之。

    2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表现不一,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做为首发症状。症状上腹痛为主要症状,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但也可仅有饥饿样不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