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下半月》 > 2009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05278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1日 冯春霞
第1页

    参见附件(1568KB,2页)。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017-02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2例,乙肝引起的肝硬化28例,健康对照者3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自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重度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以肝炎肝硬化下降最显著。HBVDNA不同复制水平患者的各亚群变化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度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其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T淋巴细胞亚群

    HBV感染是一个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也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慢性肝脏疾病最常见的原因。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病变程度及预后差异很大。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免疫功能健全的成人感染HBV后可通过免疫应答的协调作用将其清除并获得对HBV再次感染的抵抗力。但仍有5~10%的HBV感染者或经垂直途径感染HBV的人群不能有效清除病毒,从而导致HBV的持续感染,甚至最终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许多研究表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过程并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1]。为此,我们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研究这些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收集2003年5月~2006年7月在龙口经济开发区医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52例。其中男性101例,女性51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4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152例患者中HBVDNA定量检测阳性102例(HBVDNA>107拷贝/ml59例,HBVDNA<107拷贝/ml43例)。年龄18~67岁,平均36.1±2.8岁。同时选取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体检者(无肝炎病史症状及体征、肝功能正常、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阴性)及28例HBV感染所致肝炎肝硬化作为对照组。全部病例均排除其它类型肝炎、HIV感染及自身免疫性肝病并符合2000年9月西安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采集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4ml,分成两份,每份2ml。一份不加抗凝剂,分离血清后用于肝脏功能、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ELISA检测及HBVDNA定量检测;另一份用EDTAK2抗凝,用于流式细胞仪检测。

    1.2.2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采用常规免疫荧光标记三色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6小时内测定CD3+、CD4+、CD8+绝对值计数。

    1.2.3肝脏功能检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肝脏功能生化指标检测。

    1.2.4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ELISA检测:选用华美生物工程公司的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检测。

    1.2.5HBVDNA定量检测:选用深圳匹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HBVDNA荧光定量试剂盒。HBVDNA检测结果均大于1×103copies/ml为阳性。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数据的显著性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的q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患者的临床特点: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组、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患者的性别比、病程、ALT无统计学差异,具可比性。肝炎肝硬化组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凝血酶原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相比无显著差异,具可比性。

    2.2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特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3+、CD4+、CD8+及CD4+/CD8+比值无统计学差异;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肝炎肝硬变组外周血中CD3+、CD4+、CD8+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其中肝炎肝硬化组下降最明显。与肝炎肝硬化组比较,轻中度、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3+、CD4+、CD8+变化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炎肝硬化组同样下降最明显;三组CD4+/CD8+比值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轻中度和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CD3+、CD4+、CD8+绝对值变化呈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见表1。

    2.3HBVDNA不同复制水平患者的各亚群特点:102例HBVDNA定量检测阳性患者中HBVDNA>107拷贝/ml59例,HBVDNA<107拷贝/ml43例,分别对不同HBVDNA水平的患者的CD3+、CD4+、CD8+及CD4+/CD8+比值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3讨论

    乙型肝炎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机体感染HBV后对肝细胞的损伤程度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3]。一旦感染HBV,机体免疫状态的平衡将被打破,无论体液免疫还是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在乙肝患者的外周血和肝脏中都将会有所体现[4-6]。因此研究HBV免疫病理机制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分析慢性感染者的外周血或肝脏来源的淋巴细胞亚群的组成[7]。

    本组资料主要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8+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进行分析了解不同疾病状态淋巴细胞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淋巴细胞绝对值变化不明显,而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值则明显下降,并以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下降最为显著(P<0.05)。进一步以肝炎肝硬化组为对照,分别对轻中度和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仍提示CD3+、CD4+、CD8+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下降同样最为显著;而在轻中度和重度慢性乙型肝炎两组间的比较中发现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CD3+、CD4+、CD8+绝对值下降更显著(P<0.05)。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的CD3+、CD4+、CD8+呈逐渐降低趋势,说明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HBV感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其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肝硬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明显下降是临床上肝硬化易发展为肝癌和易并发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组资料也对不同疾病状态下CD4+/CD8+比值变化进行分析,但未提示显著性差异(P>0.05)。对HBVDNA高水平和低水平组的分别分析也未发现T细胞亚群之间的统计学差异,提示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亚群细胞数和比值变化与HBV复制活跃程度无明显关系,进一步说明肝细胞病变与细胞内HBV数量无明显相关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6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