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下半月》 > 2009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052586
益肺止咳胶囊辅助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临床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633KB,2页)。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204-02

    作者简介:王秀霞(1968-),女,河南开封市人,主管药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药物制剂及医院药学研究工作。

    [摘要]目的:临床观察益肺止咳胶囊辅助治疗耐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262例耐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2例与对照组130例,治疗组应用益肺止咳胶囊联合抗结核化学药物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只用抗结核化学药物,疗程均为24个月。比较两组强化治疗后和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情况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强化期结束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痰涂片和痰培养结核杆菌阴转率分别为38%和31%;巩固期结束时分别为71%和62%。X线影像学病灶吸收显效率分别是26%和19%;有效率分别74%和60%;空洞明显缩小或闭合率70%和5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和44%。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的阴转率和病灶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含益肺止咳胶囊联合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耐药肺结核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抗结核化学药物化疗方案,且可降低抗结核化学药物的不良反应,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关键词]益肺止咳胶囊;耐药肺结核;疗效

    耐药结核病(Drugresistantpulmonarytuberculosis,DR-TB)是指患者所排结核分支杆菌已对一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的结核病[1]。由于我国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耐药性的产生导致耐药肺结核病例逐年增加,直接威胁着人类健康。2000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结核病总耐药率为27.8%,耐多药结核病耐药率为10.7%[2]。耐多药肺结核治疗困难、费用高、治愈率低、复发率及病死率高,其治疗药物的选择受到极大关注[3-6]。由于耐药肺结核正成为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探索耐药肺结核的治疗方法,提高其治疗效果,我院2006.1~2006.12年选用益肺止咳胶囊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耐药肺结核26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临床痰检及X线胸片检查确诊为耐药肺结核患者262例,其临床诊断标准包括:(1)复治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经改良罗氏法培养并进行菌种鉴定,证实均有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并显示至少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有一项耐药;(2)经X线胸片与胸部CT证实肺部有浸润性病变及空洞形成;(3)无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史,且近3个月未使用任何免疫抑制剂者;(4)年龄为20~70岁的男性或女性患者,无心、肝、肾疾病、无精神疾病和癫痫、无怀孕。

    将262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132例与对照组130例,其中治疗组男性90例,女42例,年龄21~68岁;对照组男性87例,女性43例,年龄20~7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基础疾病分布、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用药史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耐药结果判定:在含有1μg/ml异烟肼、50μg/ml利福平、10μg/ml链霉素或5μg/ml乙胺丁醇培养基中有结核菌生长的为对该药耐药。262例患者耐药情况如下:单纯耐异烟肼89例;单纯耐利福平20例;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123例;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12例;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4例;同时耐利福平、链霉素8例;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6例。

    1.3治疗方案:参照过去用药史(药物品种、疗程长短、疗效及不良反应)及药敏试验选用药物。治疗组给予3YFMxPaREZ/21YFMxZTHX(3个月益肺止咳胶囊、莫西沙星、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喷汀、乙胺丁醇、比嗪酰胺/21个月益肺止咳胶囊、莫西沙星、比嗪酰胺、丙硫异烟胺);而对照组给予3MxPaREZ/21MxZTHX(3个月莫西沙星、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喷汀、乙胺丁醇、比嗪酰胺/21个月莫西沙星、比嗪酰胺、丙硫异烟胺)。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护肝治疗,疗程均为24个月,具体给药方案设计,见表1。

    药量及用法:YF:益肺止咳胶囊规格:0.3g/片;用法:1.2g/次,3次/d口服。Mx:莫西沙星规格:0.4g/片;用法:0.4g/次,1次/d口服。Pa: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规格:0.1g/片;用法:0.3g/次,3次/d口服。R:利福喷丁规格:0.15g/粒;用法:0.45g/次,2次/周口服。E:乙胺丁醇规格:0.25g/粒;用法:0.75g/次,1次/d口服。Z:吡嗪酰胺规格:0.25g/片;用法:0.75/次,2次/d口服。TH:丙硫异烟胺(上海信谊药厂)规格:0.1g;用法:0.1~0.2g/次,3次/d口服。X:从未使用过的药物或经药敏试验仍然敏感的药品。

    1.4观察指标:①一般情况:治疗前详细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并发症及既往用药史等情况,治疗开始后观察症状改善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②实验室检查:治疗前查血常规、血沉、肝、肾功能、血糖、尿常规,治疗中每月复查1次;③痰菌学检查:所有患者于治疗前痰涂片查抗酸杆菌3次,痰结核菌培养加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1次,痰培养采用改良罗氏法,治疗中每月痰涂片3次,第1、2、3、6、12、18、24个月末治疗结束时痰培养结核菌加药敏试验各1次。疗程结束后第3、6、12个月痰涂片查抗酸杆菌3次、痰结核菌培养加药敏试验1次;④X线胸片检查:治疗前查胸片与胸部CT1次,治疗中强化期治疗阶段每月复查胸片1次,巩固期每3个月复查胸片1次,可疑空洞者加做胸部CT。

    1.5疗效评价标准:依据1982年全国结核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进行疗效判定。痰菌学判定标准:治疗3个月和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情况(以连续2个月痰菌阴转且不再复阳为标准)。X线胸片检查标准:明显吸收:病灶吸收≥1/2原病灶;吸收:病灶吸收<1/2原病灶;不变:病灶无明显变化;恶化:病灶扩大或播散;空洞闭合:闭合或阻塞闭合。

    1.6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均由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完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痰菌阴转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经强化治疗后与病例疗程结束时,痰结核菌检查情况,见表2。强化期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51%,对照组为40%;巩固期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痰菌阴转率71%,对照组为62%。强化期、巩固期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痰涂/培片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胃部不适、恶心、食欲下降等),肝功能损害(血清转氨酸升高),皮疹等,结果见表4。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和44%,统计学结果表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经保肝、对症治疗后改善,能坚持服药完成远期疗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3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