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 > 2006年第1期
编号:11550718
全国政协委员、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解放军总医院教授李天德:将军为医改把脉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1日 《中国健康》 2006年第1期
全国政协委员、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解放军总医院教授李天德:将军为医改把脉
全国政协委员、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解放军总医院教授李天德:将军为医改把脉

     如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解放军总医院的李天德教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医疗资源分配不公,医院之间的无序大

    比拼必然衍生悲剧

    李天德认为,当前城市医院之间的无序大比拼,是有关政府部门对医卫工作管理和操作上的严重失控。医疗设备的配置严重不合理,拼规模拼设备有愈演愈烈之势,其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配置密度甚至比美国还高,这种无序的竞争势必为引发各种危机和矛盾埋下祸根和隐患。因为这些大量投入的资金,如果政府不埋单就要患者埋单,据了解绝大多数情况下,政府并不出资或投入不足,为收回成本进而赢利岂有不从患者身上取之之理?因此,以药养医,过度医疗、大处方、大检查等就不足为怪了。如果大家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挣钱上面,又怎谈得上优质服务?目前,许多医院的奋斗目标都在“做大做强”,以尽可能大地分吃那块医疗蛋糕,大医院每天的门诊量可达到七八千人,跟火车站一样,哪个院长心里都高兴,可怜患者看病难就不难想象了。
, http://www.100md.com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似乎还不能全怪在医院头上,正是由于深层次的医疗体制的原因方使医疗大比拼有恃无恐。在盈利与非盈利医院的界定和执行上存在着诸多模糊和松懈之处。似乎全部医院都在为盈利而奋斗,却忽略了一般医院的公益性质,作为政府对医院的投入补偿机制不足,这一绝对不能含糊的事情,我们一些相关部门偏偏在这个问题上含糊了。

    医疗的定义是行医而非做生意过度医疗现象导致公众信任危机

    “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前几天患了感冒,在一家医院住了一星期,花了1.6万元。”有的医院为心脏病人做手术放支架,一个病人身上就放十几根。一个支架就是3万多,先不说需要花多少钱,从病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上说也是大可争论一番的。这和做买卖促销有何区别?医疗是涉及到人命关天的事情,对技术和服务的要求很高,怎么可以掉以轻心和不负责任呢?现在我们的医疗技术提高了,医疗设备也先进了,但医德医风却在整体水平上下滑了,好在已经得到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否则由此而引发公众信任不一致,对国家长治久安,持久发展不利。
, 百拇医药
    政府干预是医改成败的关键

    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取决于政府干预的决心和力度。要过河必须解决“船”与“桥”的问题。首先政府需明确在医疗卫生事业上的地位,责任和肩负的任务。医疗行业是一个特殊的、高技术的、高服务的、公益性的行业,要加大对卫生医疗事业的投入。

    城市的医疗服务体系应把重点放在完善和强化社区医疗网点上,对于这一点毫无疑问已形成共识。但社区医疗要想做好也非易事,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必要的医疗设备;2.有经验的医生;3.要和医保挂钩。4.需和中心医院挂钩,让每个中心医院辐射若干个社区。这个问题解决了,社区医疗应该说就能够做好。社区和医院就能形成良性互动,患者少了去医院排队之苦,医院也可因病员分流而减轻负担,双重解压,从而实现双赢和多赢。再具体细致地说,城市医院去社区服务的医生可以一年为限,农村医疗工作队的医生一般以三个月为宜,实行轮换制,并使之常规化、制度化、梯队化,并与评定职称等绩效指标考核相衔接,充分调动相关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然而,李天德表示面对“医改”,卫生部门并不是没有做工作,但医改的实行确实难度很大,它不止是卫生一个部门的问题,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很多部门配合完成,“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罗马终究建成了,并且就在那里!”愿医改成功的日子早日到来。, http://www.100md.com(贺 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