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542468
疑心有病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日 《中国健康》 2007年第5期
     [案例]

    乔彤是个疑心病很重的人,从小就有,总也改不了。她的故事让你听起来哭笑不得——

    大学时候的一件事足以说明我有疑心病。听同学说谁谁得了乙肝,我问清乙肝的症状后自己也开始吃不下饭怕油腻,表现得和乙肝患者一模一样,同学经不起我折腾,就劝我到医务室去做个检查。结果出来后我就可以胡吃海吃了,什么乙肝丙肝,完全是自己想出来的;再后来,一次感冒,却几个月咳个不停,于是拿起一份健康杂志来对照,看到肺癌的症状和我的很像,而且越看越像啊,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怎么也止不住,把老公吓得不得了,赶紧劝我去检查,结果不过是患了气管炎而已。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关键是,我明知自己有疑心病,却总也改不掉,有时把自己弄得心神不宁,身心俱疲。

    [分析]

    乔彤的情况是典型的“疑病症”。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疑病症”属于心理问题躯体化的一种表现。这种病人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或身体的某一部分过分关注,总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病,而且常常在感知方面产生某种与他所假想的病症相符的幻觉,严重的甚至真的会产生某种生理症状的变化。比如老注意心跳的人,越注意越感觉心脏不适,使自己更全神贯注地留意,得出心脏有病的结论。从而到处求医,且不满意医生无病的解释和检查,怕贻误病情,又到处找名医,并花了很多的钱做各种检查,企图证实自己有病,结果内心十分焦虑痛苦。
, http://www.100md.com
    有这种疑病倾向是神经质型的人格。疑病倾向的产生大多与自己或家人、朋友患有某种器质性疾病有关,受消极暗示,对当前某些不适高度紧张担心。还有是本人自幼受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对小病百般重视,甚至喜欢夸大病情。

    再有就是遇到家庭不和、工作不称心、人际关系紧张、情感失去寄托等问题时,也会把注意力转向自己躯体。另外,这种人对医药知识特别感兴趣,易受医生和医书的影响,医生的不适当用语、过多地检查某一部位都对他产生影响。还有受到医疗医药广告的暗示等。

    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条件日益变好,人们对自身的健康都十分关心,有时甚至是过分关心,这是正常现象。但是,过于疑病就是有问题了。这种情况只有进行心理治疗才能奏效。

    [建议]

    首先要验证和消除这种感觉。检查不出病,医生又做了无病的解释,就证明自己是健康的。要用积极的方法对抗这种不良体验。如认为有心脏病,但检查却没病,就要验证和消除这种感觉,可制定轻重缓急的锻炼计划,从短距离慢跑开始,起初如心脏不适就停下来慢走,并做深呼吸放松心情,以后逐步增加距离,天天坚持,最后跑到长距离如1500米,那就证明心脏是完全健康的。疑病症状会自动消除,并增加了自信。
, http://www.100md.com
    其次,寻找病发前后自己是否有压抑情绪,如果有,就必须宣泄出来。不妨找朋友聊天宣泄,并做些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注意力,也可以去没人的空地大喊一通,排解压抑。还可以多看一些积极向上的人生哲理书,不受医药广告的暗示,只要把注意力转向外部,忘我地投入生活、工作,那么就不再关注自己的感觉了,疑病心理会自动消除。

    另外,还需要预防自我恐吓,要纠正这种不良的性格基础。有不舒服,可请教医生,切莫对号入座。当然,如果一切检查结果正常,仍坚信自己患了某种疾病,那就有可能得了一种叫做疑病症的神经症,此时应该去精神卫生中心诊治。

    对事事怀疑的性格是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一项做了15年的医学研究指出,这种不信任的态度越严重,对你的心理压力负担越大。这种影响还会威胁生理健康,怀疑程度越高,寿命越短。因为怀疑程度越高的人,心理压力越大,越容易形成心理毛病,必定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而那些不喜欢把事情放在心上的人,由于心理比较正常,身体亦会较为健康。, http://www.100md.com(海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