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021784
内隐自尊对内隐妒忌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邵灿 王希
第1页

    参见附件(3153KB,4页)。

     【摘要】 本文通过模拟竞争场景,运用内隐联想测验(IAT)范式探究男女大学生内隐自尊与内隐妒忌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被试表现出明显的内隐自尊与内隐妒忌效应,且性别差异不显著,内隐自尊与内隐妒忌之间并无显著相关。

    【关键词】 IAT内隐 自尊 妒忌 竞争

    1 引言

    1.1 文献综述

    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IAT),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它是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进行测量。它也是以反应时为指标,基本过程是呈现一属性词,让被试尽快地进行辨别归类(即归于某一概念词)并按键反应,反应时被自动地记录下来。概念词(concept words)(如白人、黑人)和属性词(attributive words)(如聪明、愚蠢)之间有两种可能的关系:相容的(compatible)(如白人-聪明,黑人-愚蠢)和不相容的(incompatible)(或相反的)(如白人-愚蠢,黑人-聪明)。所谓相容,即是指二者的联系与被试内隐的态度一致,或曰对被试而言二者有着紧密且合理的联系,否则为不相容或相反。不相容条件下的与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之差即为内隐态度的指标。Greenwald等人从影响IAT结果的因素、IAT对测量对象的敏感性以及IAT对防止意识干扰的作用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测验程序本身合理可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并能有效地防止意识的干扰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对IAT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IAT测验具有一定的聚合效度、良好的区分效度和预测效度,并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作为一种间接的测量方法,IAT已经在内隐态度、刻板印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自尊是指人对自我行为的价值与能力被他人与社会承认或认可的一种主观需要,是人对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的追求。目前有学者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该理论假设:个体对某一事物的态度有内隐和外显两种层次。那些由长期发展历程中慢慢形成的内隐态度是相当牢固和稳定的、难以改变的。通常易变是外显态度。根据双重态度模型,Greenwood和Banaji(1995)正式提出内隐自尊概念。他们将内隐自尊定义为: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态度表现,而这种态度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或被正确识别。从该定义可以看出,内隐自尊是对自我的一种态度评价,是自我态度长期累积形成的自动化状态,而且往往表现出一种积极倾向,称为内隐自尊效应,即对自我和与自我相关客体的过高评价,对与自我无关的客体则不产生这种效应。

    当前对内隐自尊的研究主要趋势集中在三个方面:(1)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研究;(2)内隐自尊的应用性研究,如自我妨碍、主观幸福感、抑郁、心理健康、人格特质等;(3)内隐自尊测量方法的研究。除此之外,内隐自尊与其他社会认知结构的关系,内隐自尊的跨文化研究,内隐自

    尊的稳定性,内隐自尊的成分以及包括内隐自尊在内的内隐社会认知的生理机制研究等也正在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妒忌是指当个体渴望获得的优势正为他人或其他群体所享有时而引起个体感到自卑、敌对和怨恨等痛苦的混合物。妒忌是人们时常感受而又忌讳公开讨论的话题。它总是处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并且是发生在性别、文化、职务、地位相同或相近的圈子里。

    妒忌常伴有一定的社会比较。研究者认为人们之所以出现妒忌是因为消极的社会比较,当个体A注意到与自己差不多的个体B拥有一些自己渴望得到却未能得到的事物(物质或个人),且这些事物对于A的自我概念非常重要,这时候个体A就产生了对个体B的妒忌(Salovey & Rodin, 1984,1991)。这里的社会比较主要指向上比较(upward comparison),即与处于优势地位的竞争对手进行的比较,这些竞争对手包含与自己背景相似和事实上比自己优秀的个体(或群体)。与不同的个体(或群体)的比较常会引起不同的妒忌:与相似背景的对象进行对比,更可能产生包含敌对和怨恨的妒忌,因而更可能产生消极的后果,如对竞争对手失败的幸灾乐祸等;而与更为优秀的群体对比,也可能产生妒忌,但是这种妒忌更多包含钦佩和羡慕。例如,Feather和Sherman(2002)认为个体倾向于同那些与自己有相似背景的他人或群体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如果个体发现自己处于弱势地位就会出现妒忌。Parrott (1991)则认为人们在那些含有劣势和怨恨感的妒忌中也可能体验到钦佩,当他们把自己的注意从关注自己的缺陷和不公平转到对方在竞争中所具有的品质时,这时钦佩就会使妒忌者把被妒忌者当作榜样并试着提高自己。但先前的研究中比较对象很少同时涉及相似群体和更为优秀的群体。如, Hareli和Weiner(2002)的研究中比较的对象是各方面表现优秀的高智商的同伴,被试报告了合理程度的妒忌和竞争,但是这些妒忌并没有预测对竞争对手失败的幸灾乐祸;Feather和Sherman(2002)用量表法测量了被试对几种不同条件中的对象的妒忌及其他情绪,被试报告了对高成就者比一般成就者的更为妒忌的情绪。虽然该研究同时涉及了高成就和一般成就两种群体,但是并没有让被试参与竞争;Schaubroecka和Lam(2004)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考察晋升被拒者对被晋升者的妒忌,结果发现,晋升被拒者对于与自己更相似的被晋升者产生的妒忌是最高的。

    现有的妒忌的实证研究大多基于外显的口头报告。Banse(2001)认为许多人际关系方面是经社会评价的,因而口头报告很可能受个体自我表征关注所污染,而且人际关系图式的某些层面的确是无意识的,因而很难甚至是不可能被口头报告的。另外,妒忌是一种不被社会认可的情绪,由于它经常含有敌对情绪,因而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很多研究者都认为,在大多数的文化中,妒忌被认为是一种违背习俗而且不体面的事。显然,妒忌具有内隐社会认知的特点。

    1.2 问题提出

    基于上述研究,我们认为基于外显口头报告的妒忌的实证研究受到妒忌隐蔽性的影响,故应当采用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即IAT测验来测量被试的妒忌情绪。又由于妒忌离不开社会比较,且在社会比较中,同时让个体与两种群体——相似群体和优秀群体的比较,产生的妒忌是不一样的,前者的妒忌更为消极,且容易引发一些不良的影响。因而,我们拟设计一定的竞争情境(以产生向上比较),让被试与相似背景的群体和更为优秀的群体进行竞争,以考察竞争失利的被试是否会对与自己背景相似的群体的优势产生更为消极的妒忌。

    有研究表明, 一个人的人格与妒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自尊水平作为人格测量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妒忌之间的关系,是刚刚兴起的一个研究点,目前尚没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53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