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16448
多发性硬化临床与视觉诱发电位诊断中的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1日 吴宗忠
第1页

    参见附件(1375KB,2页)。

     【摘要】目的 对31例多发性硬性临床与视觉诱发电位进行分析,探讨视觉诱发电位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总结31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对患者视觉诱发电位,并对比MRI检查展开探讨。结果 视觉诱发电位,在早期发现神经病变及特异性方面均高于MRI,是客观鉴别病灶存在,发现亚临床病灶的重要方法。结论 多发性硬化具有空间、时间的多发性,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视觉诱发电位对多发性硬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客观鉴定病灶的存在,是提高多发性硬化诊断率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且作为随访观察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视觉诱发电位

    中图分类号:R7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054-02

    为研究视觉诱发电位在多发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我们对31例多发性硬化临床与视觉诱发电位进行分析,先报告如下: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常见以免疫介导特定性地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蛋白,导致其拖髓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而易复发缓解,临床上多发性硬化诊断常辅以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视觉诱发电位比体感,听觉诱发电位敏感,可靠性高,因此视觉诱发电位较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多发性硬化。近8年来本院收治31例多发性硬化,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近四年来31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男性9例,女性22例,男女比例为1:2.44,年龄10~63岁,平均37.8岁,其中25例分布在30~50岁之间,50岁以上3例,30岁以下3例,按1982年华盛顿召开的多发性硬性诊断专题会议上提出的新的诊断标准。本组临床诊断为10例,实验支持确诊6例,临床近于确诊15例,其中脑型15例,脊髓型6例,视神经脊髓型9例,视神经型1例。

    1.2 临床表现见表1

    1.3 视觉诱发电位本组31例全部接受视觉诱发电位检查,27例异常,异常率占87.1%。包括有视物模糊9例均为异常,22例无视力障碍中有16例异常,异常率72.7%,确诊组16例均为异常,近于确诊15例中10例异常,占66.7%,25例表现为P100潜伏期延长,延长范围于10~30ms间,有5例伴有P100波幅减小少,2例视觉诱发电位完全消失。

    1.4 MRI本组有23例接受受头颅MRI检查,17例接受脊髓MRI检查,其中有9例同时接受头,脊髓检查,见表2。

    2 讨论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常见于青壮年,以女性较男性多见。疾病可累及大脑半球、视神经,脑干、小脑和脊髓。临床症状千变万化,是空间及时间的多发性,这一特征是临床诊断多发性硬化的主要依据。据统计,多发性硬化早期症状出现频率依次为肢体无力、视力障碍、感觉异常、共济失调、复视、眩晕、呕吐、括约肌功能障碍,结合本组31例病人肢体无力25例,占80.6%,肢体麻木15例,占43.4%,视力障碍10例,占32.3%,括约肌障碍9例,占29.0%,以上基本符合多发性硬化早期症状出现频率。

    髓鞘的主要功能是电绝缘作用及朗飞结的快速钠电流通过,以保证神经冲动跳跃式快速传导。髓鞘脱失是多发性硬化的基础,表现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传导阻滞,出现相应的亚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临床上多发性硬化诊断常辅以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据统计,在临床多发性硬化患者中,视觉诱发电位异常率最高为70%~95%,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为50%,躯体感觉异常率为50%~70%。视觉诱发电位比躯体感觉、听觉诱发电位敏感,可靠性高,这是由于视神经传导相对比较简单,传导通路上以及附近的神经结构相对较少,其它疾病造成的影响也较少,检查技术难度也较低,受到操作技术的影响小。因此,视觉诱发电位较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多发性硬化。结合本组31例,27例异常,异常率为87.1%,其中确诊l6例,均为异常,近于临床确诊l5例中10例异常占66.7%,以上说明视觉诱发电位

    检查是客观鉴定病灶存在,发现亚临床病灶的重要检查方法。多发性硬化患者诱发电位异常最有价值是Pm潜伏期延长。Plm潜伏期延长可合并N7n潜伏期延长,及Pl∞波幅减低,时程延长。在急性视神经炎或严重视力损害的患者,其视觉诱发电位可完全消失。另外,对于多发性硬化治疗后随访病人,如果多次检查发现视诱发电位好转后再次恶化,就提示有疾病复发的可能。因此,可作为随访观察的重要手段。

    MRI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白质病变有高度敏感性,临床确诊病例^IRj阳性率可达80%以上l41,但视神经几乎是MRI的盲区,因为普通的l\删难以将视神经与周围组织分开,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病灶大小,2ram大小的解剖病变足以发生传导阻滞,但由于MRl分析层面是5Hml或更多,才能检测出病变,且I\4Rj检查为非特异性,对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早期肿瘤、SLE白塞综合征与多发性硬化的病灶很难相鉴别,目前认为MRl特异性不如视觉诱发电位。

    综上所述,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具有时间、空间的多发性,诊断主要依据临床及辅助检查。MRl是多发性硬化诊断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但对视神经病变及特异性方面存在不足。视觉诱发电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7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