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013169
5起吊浆粑食物中毒原因的调查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刘 芳
第1页

    参见附件(2697KB,2页)。

     【摘要】目的 了解吊浆耙中毒原因,为抢救中毒患者和减少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细菌增菌分离培养、动物试验、尸检等。结果 在发生食物中毒的吊浆面中分离培养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细菌,用其增菌液进行动物实验,动物死亡,通过对中毒死者尸体解剖和实验动物临床表现及尸解对照,显示出相类似的多器官损害。 结论 吊浆粑食物中毒是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毒素—米酵菌酸所致。

    【关键词】吊浆粑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细菌 米酵菌酸 食物中毒

    中图分类号:R1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354-02

    吊浆粑是我州边远山区村民普遍食用的食物之一。80年代就有关进食吊浆粑中毒的记录,当时由于条件有限,未能及时查明中毒原因。80年代中期,经我州防疫人员共同努力,多次采集中毒食物样本送国家相关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确认中毒原因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细菌产生的毒素——米酵菌酸所致。中毒原因虽已查明,但由于饮食习惯难以改变,防制效果并不明显,中毒事件连年发生,尤其是2004、2005年,我州共报告了5起进食吊浆粑所致食物中毒事件,累计中毒27人,死亡17人。这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细菌毒素食物中毒,病死率可达40—100%。明确导致此类食物中毒的原因,才能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病死率,同时开展健康教育,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减少死亡。

    现将我州影响较大的5起吊浆粑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综合分析。

    1 事件简述

    2004年6月29日,砚山县蚌峨乡奎里冲村四户8人进食吊浆粑,中毒8人,死亡5人;

    2004年7月10日,西畴县鸡街乡上寨二户5人进食吊浆粑,中毒5人,死亡2人;

    2005年5月15日,广南县八宝镇水安坝村民小组三农户8人进食吊浆粑,中毒8人,死亡6人;

    2005年6月10日,麻栗坡县董干镇扇子地村一农户5人进食吊浆粑,中毒5人,死亡3人;

    2005年6月11日,麻栗坡县八布镇哪灯坪子村一农户(5人)中的1人进食吊浆粑,中毒1人,死亡1人。

    2 流行病学调查

    2.1 临床表现

    中毒者均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重者出现抽搐等症状和脑、心、肝、肾功能损伤。

    2.2 事件三间分布:

    时间分布 5起事件均发生在五、六、七月份,当地气温25-30℃;

    地区分布 中毒事件都发生在山区村寨;

    人群分布 男、女、老、幼均发生中毒,无性别、年龄差异,与进食者有关。

    5起中毒事件年龄、性别及死亡分布情况:

    2.3 制作过程

    中毒者均进食由玉米碾碎、浸泡、磨浆、吊滤后在屋内放置4天以上的吊浆面做的吊浆粑,而吊浆面未在太阳下晒干,放置屋内阴干,吊浆面已变质、有异味。

    2.4 潜伏期

    中毒者进食吊浆粑后经过4—48小时的潜伏期发病,未进食者不发病。

    2.5 简易动物试验

    食用的吊浆面喂猪、狗,猪、狗死亡;中毒者呕吐物被狗舔食,狗死亡。

    3 实验室培养及动物试验

    3.1 现场采集的吊浆面、呕吐物,经州疾控中心实验室对样本进行GVC(龙胆紫、氯霉素增菌液)增菌培养,36℃24小时增菌液浑浊,转自制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平板进行分离培养, 24小时后生长出灰白或微黄、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的菌落,直径约1.5毫米,菌体呈两端钝圆杆菌状,菌体呈现非芽孢类芽孢状结构,革兰氏染色阴性,生化实验:氧化酶(-),侧金盏花醇(+),氧化/发酵(O/F)试验氧化型,枸橼酸盐利用(+),苯丙氨酸脱羧酶(-),肠道致病菌强选择培养基SS生长(-)。嗅及“馊臭”味,分离菌鉴定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2]。

    3.2 将培养的分离菌接种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平板内进行GVC室温(26℃)增菌培养8天的菌液,经蒸汽灭菌30分钟后,冷却置于-10~-20℃冰箱冷冻过夜,将冻结平板置于室温融化,经滤纸过滤得到毒素,取15ml推灌于健康狗(45天龄、约2kg)胃内,2小时后出现流涎、流泪、眼部分泌物、角弓反张、抽搐,约7小时死亡。

    4 尸检

    4.1 中毒死者的尸体解剖:肺水肿,心包积液、心内壁点状出血,肝变黄、淤血,肾充血,胃粘膜点状出血。

    4.2 实验动物尸解:双肺广泛大面积淤血,肝淤血、周围组织黄染,胃内气体充盈、胃壁有散在性出血点,小肠近胃端气体充盈,心脏体积增大、表面充血、心内壁广泛淤血点,右肾肿大淤血、表面及皮质层深红,大脑多处出血点。

    5 结论

    5.1 发生吊浆粑食物中毒的原因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外毒素—米酵菌酸引起的,该毒素耐热,一般烹调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但日晒两日后可祛除变质银耳中毒素含量的94%以上[1]),PH5~7均可产毒,以PH5.5最适,20~30℃均可产毒,最适温度为25±1℃,相对湿度在50~90%即可产毒[3]。

    5.2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其毒素(米酵菌酸)主要存在于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他变质的淀粉类制品中。我州相当部分地区群众食物以玉米为主,当地气温25--30℃,玉米经加工制作为吊浆面后未经太阳暴晒,放置阴凉处,因加工和贮藏过程受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细菌污染、繁殖,产生毒素米酵菌酸。因此,主要为进食吊浆粑引起。

    5.3 吊浆粑食物中毒,无年龄、性别、种族的差异,与进食量呈正相关,进食多者病情重,死亡率高,不进食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种食物后,发病停止。据资料记载:人的中毒剂量一般为0.1—0.5g/kg体重,致死剂量为1—2g/kg体重[4]。

    5.4 中毒者有同餐进食同一食物的共同暴露史,均具有相似的典型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中毒的临床表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乏力症状和心、肝、肺、肾等多器官损伤。死亡者尸体解剖和实验动物尸解显示脑、心、肝、肺、肾等实质性脏器损害,与米酵菌酸所致多脏器损害相符[1]。

    5.5 5起吊浆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由于村民对次类中毒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没有引起重视,中毒发生后未能及时就医,重症者未经抢救或抢救中死亡,轻症者经临床保肝、护肾、营养心肌对症治疗后痊愈。从而导致中毒27人、死亡17人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对家庭的损失不可估计。

    6 治疗

    吊浆粑中毒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一旦发生中毒后,应立即采取洗胃、催吐、口服活性炭[4]后导泻等排毒措施,尽早、彻底地排除毒物,同时给予保肝、护肾、营养心肌、防止脑水肿对症治疗,并选用对肝、肾无明显毒性的抗生素抗感染。尤其是在潜伏期内,对同餐者无论有无症状,尽早采用血液透析或血浆置换疗法,均可降低死亡,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7 建议

    吊浆粑食物中毒,危害性很大,但通过做好预防工作,是可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预防工作重在宣传教育。

    7.1 宣传教育群众改进食品加工方式,制作的吊浆面必须在3天内食用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9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