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010573
奥曲肽保守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奎映仙
第1页

    参见附件(1445KB,2页)。

     【摘要】目的 观察奥曲肽保守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136例腹部手术后发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奥曲肽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从胃肠减压量、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中转手术率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及时应用奥曲肽可以显著提高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保守治疗成功率,缩短肠道排气及康复时间。

    【关键词】奥曲肽 肠梗阻 腹部手术

    中图分类号:R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33-03

    Octreotide in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clinical effect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Kui Ying Xian

    (People's Hospital in Yunnan Province, Yunnan Baoshan 678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octreotide effect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8 ~ June 2009 136 patients were treated inflammatory bowel obstruction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ctreotide adjuvant therap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 of the 68 cases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Results The patients from the decompression amount of time, abdominal pain, anal exhaust time, operation rate and length of stay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P <0.01). Conclusion The timely application of octreotid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 success rate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discharge and recovery time shortened intestine.

    【Key words】Octreotid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bdominal surgery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 ISBO)系在腹部手术后早期(一般指术后2周),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腹部手术创伤指广泛分离肠管粘连、长时间地肠管暴露以及其他由于手术操作所造成的肠管操作。腹腔内炎症指无菌性炎症,如腹腔内积血、积液或其他能够导致腹腔内无菌性炎症的残留。这种肠梗阻既有机械性因素,又有肠动力障碍性因素,但无绞窄的情况[1]。临床治疗通常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我院自近年来采用奥曲肽保守治疗术后炎症性肠梗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136例腹部手术后发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奥曲肽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8例,以上患者均为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后再次出现肠梗阻症状、体征及X线影像学特征,且经手术或X线检查证实为机械性肠梗阻。观察组68例患者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23~74岁,平均46.8岁;发病时间为术后3~18d,平均9.1d;原手术为阑尾炎切除术29例,脾破裂手术16例,急性胆囊炎手术15例,消化道溃疡穿孔手术9例。对照组68例患者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22~73岁,平均46.5岁;发病时间为术后4~16d,平均9.2d;原手术为阑尾炎切除术27例,脾破裂手术17例,急性胆囊炎手术16例,消化道溃疡穿孔手术8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胃肠减压 采用鼻胃管减压,将胃内容物抽空再行持续低负压吸引。抽出的胃肠液应观察其性质,以鉴别有无绞窄及梗阻部位的高低。胃肠减压的目的是减轻胃肠道积留的气体、液体,减轻肠管扩张,有利于肠壁血液循环的恢复,减少肠壁水肿,使某些原有部分梗阻的肠襻因肠壁肿胀而致的完全性梗阻得以缓解,也可使某些扭曲不重的肠襻得以复位,症状缓解。胃肠减压还可减轻腹内压,改善因膈肌抬高而导致的呼吸与循环障碍。

    1.2.2 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 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是急性肠梗阻最突出的生理紊乱,应及早给予纠正。在单纯性肠梗阻的晚期或是绞窄性肠梗阻,常有大量血浆和血液渗出至肠腔或腹腔,需要补充血浆和全血。

    1.2.3 抗感染 肠梗阻后,肠壁循环有障碍,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又有肠道细菌易位导致肠源性感染,或是肠腔内细菌直接穿透肠壁至腹腔内感染。肠腔内细菌亦可迅速繁殖,同时膈肌升高导致肺部气体交换与分泌物的排泄障碍,易发生肺部感染。因而,肠梗阻患者应给予抗菌药物以预防或治疗腹部、肺部及全身感染。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0.1mg静脉注射,以后以0.6mg在24h内持续泵入,直至患者肠梗阻症状得到解除。以上两组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24~48小时,梗阻的症状未能缓解或在观察治疗过程中症状加重或出现腹膜炎症状时,采取及时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胃肠减压量、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中转手术率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胃肠减压量、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中转手术率及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从胃肠减压量、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中转手术率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

    3 讨论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一般发生在术后1~3周内,系由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导致腹壁水肿和渗出,形成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并非发生在术后早期的肠梗阻均是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4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