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010286
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病理及预后对照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王彩云
第1页

    参见附件(2151KB,3页)。

     【摘要】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检查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胃肠道间质瘤的46例的CT表现、病理特征及随访情况。结果 26例位于胃,占57%,17例位于小肠,占30%,1例位于阴道直肠隔,1例直肠,1例食管;病灶最大径大小范围1.3-36.5㎝,平均大小7.33㎝;肿块41例呈类圆形,与壁相贴,最大径均垂直于壁,且临近壁无增厚,有包膜,5例呈不规则肿块,均为高危组,最大径均>10㎝,不均匀强化,部分边界不清;11例位于壁内,12例位于腔内,23例主要位于腔外;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41例,中心坏死28例,1例见钙化,肝转移2例,病理结果:极低危3例,低危11例,中危5个,27个高危。术后随访进展4例,术前均为高危组,表现为复发和/或肝转移。结论CT在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 预后

    中图分类号:R814.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334-03

    胃肠道间质瘤多发生于胃肠道,其中60-70%发生于胃,为潜在恶性。本文收集46例GIST,术后随访半年到4年,分析其CT表现,并与病理及其预后对照。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近2006-201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46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前及术后随访CT资料,术后都随访复查CT,随访时间为半年至4年,其中高危组除1例均行分子靶向治疗及化疗。男21、女25,年龄34-79,平均年龄62.3岁。临床症状:无腹部症状14例,腹部不适29例,腹痛10例,腹胀8例,扪及包块7例,黑便7例。

    1.2 扫描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西门子Sensation40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扫描前10min口服纯水500-1000ml,注药后25-30秒、60-70秒,扫描技术参数:层厚5-10mm,螺距1.25,重建间隔1mm薄层轴位图像行MPR。

    1.3 图像分析对肿瘤进行定位定性分析,包括起源、主体位置、大小、溃疡、包膜、边缘、密度、强化方式及程度,毗邻脏器关系、有无转移等。术后随访判断有无复发、有无转移,肝脏转移灶依据其大小及净强化CT值。

    1.4 病理结果判断 按病理标准根据肉眼、显微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测定,以免疫组化CD-117及CD34为标准,危险度评估以病灶大小及核分裂数为诊断标准,分成极低危组、低危组、中度危险组,高度危险组。

    2 结果

    2.1CT结果 术前:26例位于胃,17例位于小肠,1例位于阴道直肠隔,1例直肠,1例食管, 41例呈类圆形,且临近壁均清楚,有包膜,5例呈不规则肿块,且直径均>10cm,不均匀强化,部分边界不清,11例位于壁内,12位于腔内,23例主要位于腔外,均匀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42例,中心明显坏死8例,肝转移2例,累及邻近组织4例。

    2.2 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极低危3例、低危11例,中危5个,27个高危,CD-117阳性34个,CD-34阳性30个。

    2.3 CT诊断结果与病理及随访对照:高危组胃占11例,占50%,占该部位的45%,小肠12例,占27%,占该部位的92%,高危组腔外生长占21,腔内7个,其中诊断高危者4例为肿瘤直径为<10cm,直径大于10cm者均中心见坏死;密度均匀者均为极低危极低危组,不均匀者不同危险组均可见;强化程度明显强化10例:1例极低危、4例低危、3例中危、2例高危;44例均延时强化,静脉期廓清者2例,1例低危,1例中危;无包膜及边缘不清者4例,均为高危组,有坏死者28例,24例高危,3例中危及一例低危,但高危组坏死灶范围相对较大。术后随访:术后高危组除一例外均均行分子靶向治疗,随访时间为6个月—4年,进展4例均为高危险性,其中一例术前已肝转移,术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术后一个月复查示肝转移灶囊变,其后密切(间隔1个月或2个月)随访复查,术后8个月复查示肝灶囊变区周边出现强化,继续格列卫治疗,2个月、5个月CT复查示肝内病灶明显实变增大并腹水,一例为胃大弯侧直径大小达36.5cm,有溃疡形成,因经济原因行常规化疗,4个月后复查CT复发侵犯邻近组织及肝内多发转移并迅速进展,但无淋巴结转移,1例恶性小肠间质瘤,3年后CT示复发及肝脏转移,行复发灶切除及肝转移灶介入治疗,随访1年未见复发,肝内病灶坏死改变,1例胃恶性间质瘤,术后半年时十二指肠近端复发。

    3 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间叶组织来源最常见肿瘤,有别于其他肌源性及神经源性肿瘤。95%原发于胃肠道,最常好发部位为胃50-60%,小肠20-30%,大肠10%,食管5%,肠系膜、网膜及腹膜后不足10%。[1]随着上世纪80年代,GIST概念的提出及病理、影像及治疗的不断发展,明确认识到GIST无绝对良性,均有潜在恶性,且恶性病灶对常规治疗不敏感,外科及分子靶向药物效果好,CT在诊断及随访疗效评价中有明显价值。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良性病灶均最大径<5cm,多位于粘膜下层、肌层或浆膜下层,肿块向腔内生长或腔外生长或跨壁生长,以腔外多见,以膨胀性生长为主,呈类圆形,表面可形成溃疡,邻近壁一般无增厚,并且通过MPR示腔内、腔外肿块主要与壁相切或相贴,接触面明显小于肿块最大径,当位于壁间,明显呈球形,并可见相应的粘膜及浆膜完整,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以轻度强化为主,也可见明显强化,密度大部分不均匀,大部分静脉期持续强化,恶性者大部分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或直径>10cm,侵犯邻近组织,一般无淋巴结转移,最常见肝脏转移,肝转移灶治疗有效为增强强化值降低或无强化、囊变。[2]病理诊断主要依据免疫组化,CD117及CD34的表达,分级主要依据其大小及核分裂数,GIST基本都为潜在恶性,只是程度不同,从极低危-高危,且为动态发展。因GIST的愈后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2008年美国国立卫生署(NIH)达成共识,认为GIST复发风险与大小、部位、核分裂数、肿瘤破裂及手术切缘有关。[3]有人提出中危险GIST需终生随诊复查,CT可以术前定位、判断其大小及对周围侵犯与转移、破裂危险性评估有意义,对于术后随访、分子靶向治疗及肝转移灶的介入敏感性判断也有重要的价值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51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