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081419
长托宁与阿托品在小儿氯胺酮全身麻醉中应用的对比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龙威 龙辉 刘洋
第1页

    参见附件(3728KB,3页)。

     【摘要】目的 探讨长托宁在小儿氯胺酮全身麻醉中应用的优势。方法 应用长托宁对小儿氯胺酮全身麻醉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并与阿托品比较其抑制腺体分泌作用及其对心率、血压的影响加以分析。结果 长托宁组患儿术中唾液分泌物明显少于阿托品组患儿。结论 应用长托宁用于小儿全麻比应用阿托品更有优势,能有效地抑制口腔腺体的分泌、心血管功能稳定、药效时间长、效果良好、安全平稳。

    【关键词】长托宁 阿托品 小儿氯胺酮 全身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244-02

    1 资料

    选择ASAI—II级,年龄在3—14岁的普外科骨科及耳鼻喉科的小儿60例(男37例,女23例)。60例患儿中有22例行气管插管。体重均在3kg—50kg之间。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年龄、性格、体重均无差异,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分为长托宁组(I组,n=30)与阿托品组(II组,n=30)。

    2 方法

    患儿入手术室后,接上多功能监护仪,经外周静脉分别给予长托宁或阿托品0.01mg/kg,于3—5分钟内注入,而后随即给予静脉麻醉药:氯胺酮2mg/kg、咪唑安定0.1mg/kg、异丙酚2mg/kg。行气管插管患儿给卡肌宁0.5mg/kg,术中用异丙酚、氯胺酮维持麻醉。不拮抗肌松剂,术毕待自然反射恢复,呼吸幅度频率正常,呼之睁眼即可拔出气管内导管。术中观察MAP、HR、SPO2记录基础值,静注长托宁后1min、3min、5min、10min、30min、1h、2h、3h时观察唾液分泌量:预先将医用脱脂干棉球装入封口袋,用天秤称重并作记录。测量时将干脱脂棉球置于患儿舌下1分钟,立即装入袋中封口,再用天秤及时称重,并作记录,相减则为唾液量,记录唾液量基础值。

    3 结果

    长托宁组患儿用药后HR、MAP、SPO2平稳,与基础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阿托品组HR在用药后明显升高(P>0.01)直到1小时后与基础值比较才无差异。

    表1患儿生命体征情况(MAP、HR)

    注:I组内P>0.05,组间P>0.05;II组内P>0.01,组间P>0.01,阿托品组患儿用药即表现有唾液分泌抑制,给药70分钟后唾液明显减少(P>0.01),且在3小时仍与基础值有明显差异(P>0.01),见表2。

    表2患儿唾液分泌量(mg)

    注:I组内P>0.05,组间P>0.05;II组内P>0.01,组间P>0.01。

    长托宁组患儿有5例苏醒后诉口渴、口干、口唇干燥。气管内呼吸音清晰、干爽。两组患儿均未观察到尿潴留现象,也均未观察到肠麻痹或其它不良反应。

    4 讨论

    在小儿静脉麻醉中,氯胺酮因其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尤其是在短小的小儿手术中应用,仍是首选的全麻药之一。它虽然有着良好的镇痛作用,但它同时还有刺激口腔的腺体分泌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的副作用,这样无疑增加了麻醉的危险和管理的难度。因为有效地控制患儿口腔、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是确保患儿生命安全的关键。故此都常规术前应用阿托品等莨菪类药物,即所谓的麻醉前用药。麻醉前用药的目的是使患儿镇静,抑制口腔腺体唾液的分泌,防止分泌物流入呼吸道,以减少患儿窒息和术后肺炎的发生,减少麻醉中迷走神经反射,减少麻醉药的用量。阿托品虽然能抑制口腔的分泌,但其主要缺点是无选择性作用于M胆碱受体,从而造成对阿托品敏感的患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更有甚者,甚至造成心率失常[1]。本文通过观察对比表明,长托宁在抑制腺体分泌的同时不加快心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这是由于长托宁选择性作用于M1、M3受体,而对M2受体无明显作用的结果。

    氯胺酮对心血管的影响主要是直接兴奋中枢交感神经系统,也能使交感神经原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多,阿托品则加重对心脏的作用,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更加明显,且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而返流误吸外,半衰期也短,肌注维持时间仅约45min,如手术时间长,则药物作用时间已过,口腔腺体又开始分泌,而长托宁组患儿术手分泌物明显少于阿托品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72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