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5期
编号:12113972
从社会流行病学视角研究艾滋病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B版》 2011年第5期
     【关键词】社会流行病学 艾滋病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327-02

    自1981年首次确认艾滋病以来,全球累计有65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估计,2008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70万人,全球因艾滋病死亡人数200万人;目前全球每天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为7400人[1], 2007卫生部公布我国现存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约为70万人,2007年新发HIV感染者5万人,因AIDS死亡2万人。调查显示,1个HIV/AIDS造成的社会总的损失达12万元[2],以我国现有HIV/AIDS人群70万人计算,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这表明,艾滋病不仅是一个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是一个人类所需要面对重要的问题。

    虽然抗病毒治疗的进展让艾滋病成为可控制的慢性病,但艾滋病仍无法治愈。除了疗效、副作用、治疗标准等问题外,抗病毒治疗还存在患者依从性、治疗可及性、健康公平性等行为和社会问题。疫苗也许是解决艾滋病危机的惟一方法,但疫苗研究的不断失败,让人们在近期内看不到太阳的曝光。

    艾滋病不仅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也是“行为病和”“社会病”[3]。危险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有针对性的行为改变项目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策略。无歧视倡导、宣传教育、政策改变、部门合作、资源分配等社会干预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了支持条件。人类行为的复杂性,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加上歧视、不公平等社会问题,给艾滋病的防治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涉及艾滋病研究的学科很多,虽然都为艾滋病的防控作了贡献,但又各有局限。要有效应对艾滋病,需要深入理解“行为”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并探究艾滋病、HIV、行为、社会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要进行这样的研究,可以借鉴社会流行病学的视角。

    1 社会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分支学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5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