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5期
编号:12113752
院前急救98例严重多处创伤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B版》 2011年第5期
     【摘要】目的 对严重多处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救小组院前处理的98例严重多处创伤患者的救治措施和结果;结果 98例患者中,治愈86例,死亡13例,死亡率为13.3%,其中院前急救死亡7例,入院后死亡4例,后期死亡2例;结论 开展院前专业化急救团队,优化创伤急救模式,可提高严重多处创伤救治的成功率。

    【关键词】院前急救 创伤 急救措施 急救结果

    中图分类号:R60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03-01

    创伤可随时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人类健康的威胁之一。而对于40岁以下人群而言,创伤已成为首位死因。现代创伤有高能量损伤及高发生率的特点,导致严重多处创伤患者常伴有休克和迅速死亡的危险,因此这对创伤急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院前急救的开展对救治成功率的提高起到很大的帮助。院前急救是指患者发病、受伤开始到医院救治过程中的救护,包括现场救护和途中救护。为分析院前急救对严重多处创伤的作用及临床应用,我院院前急救98例严重多处创伤患者的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院外急救处理的98例严重多处创伤的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其中男68例,女30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为40岁。导伤原因:交通事故77例(78.6%),工程事故9例(9.2%)、凶杀斗殴5例(5.1%)、坠落伤4例(4.1%)、挤压伤2例(2%)、爆炸伤1例(1%)。损伤部位:累计2个器官者59例(60.2%),3个器官者30例(30.6%),4个器官及以上者有9例(9.2%)。其中颅脑损伤者32例,胸骨损伤者63例,腹部损伤者45例,四肢、脊柱及骨盆损伤者52例,合并失血性休克者57例,合并张力性气胸16例合并血气胸者21例。受伤至院前急救时间:5-30min,急救半径为500m-20000m。

    1.2 诊断标准

    根据我国1993年全国首届多发伤学术会议的建议,是指单一损伤因素造成的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根据AIS-90版所指的9个部位)的损伤,其中严重程度则视其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值而定凡是ISS值(创伤严重度评分)>16分者定为严重多发伤。本组ISS值均>16。

    1.3 院前急救原则

    先救命再治伤(治病),先重后轻,先排险后施救,先救活人再处理尸体,以抢救为主,维持伤病员基本生命体征。

    1.4 转送原则

    在伤者病情允许下,必须在医护监护下迅速送到医院救治,途中密切观测伤病情况及生命体征,认真做好现场记录集转送记录,并妥善保管。

    1.5 急救措施

    首先观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并做好记录,同时做出快速反应,判断出患者是否有危及生命的致命伤情,并修复危及生命的各脏器损伤,对严重多处创伤患者按照通气、扩容、心功能监护的顺序进行抢救。①解除窒息(如舌后坠、血块、异物、呕吐物所导致),通畅呼吸管道,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②有效包扎伤口(加压包扎、使用止血带或抗休克裤等),控制出血,但注意应用止血带时应每隔1h放松一次,防止因长时间缺血引起的坏死;③封闭胸腔开放伤口,行胸腔闭式引流,防止开放性、张力性气胸及大量血胸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④扩容、抗休克等药物治疗,可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迅速给予液体复苏,快速输入平衡液扩容,有效防止循环功能障碍的产生;⑤骨折的临时固定;⑥连续观察患者病情及其它变化,予以相关处理,必要时采取心肺复苏措施。

    2 结果

    本组共98例患者,其中治愈86例,死亡13例,死亡率为13.3%,其中院前急救死亡6例,入院后死亡5例,后期死亡2例。院前急救早期死亡原因主要为重症颅脑损伤7例,大血管出血4例,严重肝脾损伤1例。

    3 讨论

    严重多处创伤的患者往往病情较复杂,其临床特点如下:①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在严重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时,机体处于全面应激状态,由于多个部位脏器创伤的相互影响极容易导致病情的迅速恶化,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紊乱而危及生命;②由于伤情严重,休克率的极高,多处损伤且损伤范围较大,出血量大,可直接干扰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而危及生命;③伤情复杂、容易漏诊。由于多处部位受伤,可能有明显外伤和隐蔽性外伤同时存在或开放伤和闭合伤同时存在,另外此类患者大多数不能完整有效的述说伤情,甚至处于昏迷、意识模糊状态,无形当中加大了诊断的难度,要求急救医生知识全面,详细洞察患者当时的病情,才能防止漏诊;④易引起感染,患者处于应激状态下抵抗力较低,而多数情况下会造成开放性伤口的损伤,且污染严重,感染率随之升高。

    严重多处创伤的死亡率较高较高,危害性极大。一般分为三个死亡高峰:①出现在伤后数分钟内,为即时死亡。死亡原因主要是脑、脑干、高位脊髓的严重创伤或心脏主动脉等大血管的撕裂;②出现在伤后6-8h之间,这一时间称为抢救的“黄金时间”。死亡原因主要是脑内、硬膜下及硬膜外的血肿、血气胸、肝脾破裂、骨盆、股骨骨折及多发伤的大出血;③出现在伤后数天或数周,死亡原因为严重感染或器官功能衰竭。对于即时死亡的患者,因为死亡时间较短,大多来不及抢救就死亡。所以我们的抢救对象为第二死亡高峰和第三死亡高峰,主要对象是第二死亡高峰,但是应注意导致第三死亡高峰的影响因素,在院外急救时应予以相关处理,以防第三死亡高峰的发生。

    由此看来对于严重多处创伤的患者“把握时间、分秒必争”是减少其死亡率的关键。因此,急救队伍的出诊速度与处理措施的专业度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急救小组均通过专业的急救培训和实践演练,具有专业的急救知识与操作技能。收到急救消息后3min内出发,一般 5-30min内可开始院前急救等措施。我们的急救原则是先救治重伤员后处理轻伤员,遇到伤情严重的患者可先处理后诊断或边处理便诊断,先处理威胁生命又可逆转的严重致命伤,如①通气障碍,尤其是上呼吸道堵塞;②循环障碍(低血容量、心力衰竭和心搏停止、张力性气胸、开放性气胸、连枷胸、新报填塞等);③出血不止,可能是内出血也可能是外出血,一旦出血量大时,极易致死。

    本文研究资料显示:严重多处创伤多发生于青壮年者,平均年龄为40岁,男性多于女性,交通事故引起为主要原因(78.6%),凶杀斗殴、工程事故、爆炸、坠落、挤压也可引起。(交通事故引起为主要原因(78.6%),工程事故、凶杀斗殴、坠落、挤压、爆炸、也可引起)。主要累及颅脑、额面部、胸骨、腹部及内脏、四肢脊柱及骨盆等器官,往往合并休克、张力性气胸、血气胸、感染等。

    通过本次深入研究,掌握严重多处创伤的好发人群,年龄及主要致病原因和伤情累及器官,及急救的诊断标准及方法和原则,努力培养急救人员各科全面急救知识,在抢救的黄金时间内抢救,院前急救成功也并非困难。但是如今严重多处创伤的院前急救的成功率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高,因此需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措施。应加强训练一支专业快速的急救护理队伍,扎扎实实学习每一项急救技能,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随机应战。并加强全民急救的意识,普及急救常识,在急救小组未能到达的时候,周围的人能够通过平时的了解,处理一些常见的抢救,如心肺复苏等,同时加强转运途中的监护,保持生命体征的平稳,减少急救车内的死亡等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惠平.严重多发伤伤员运送途中的安全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5,6(13).

    [2] 李玉环.院前急救存在的问题及干预措施[J]. 齐鲁护理杂志,2001(12),7(11).

    [3] 张西静,邹向阳,王孝刚.严重多发伤85例诊断抢救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04(5),33(5).

    [4] 胡向阳,冯培蓉,袁家蓉.严重多发伤369例院前急救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6),7(12).

    [5]戚苏平.院前急救134例严重多处创伤分析[J].临床探讨,2009(12),47(36)., 百拇医药(石旭峰 徐飞 胡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