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137636
利培酮合并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刘仁
第1页

    参见附件(2458KB,2页)。

     【摘要】目的 评价利培酮合并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对照组(32例)。研究组给予利培酮加丙戊酸镁,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6周。采用BPRS量表,行为观察量表,评定疗效,采用TESS量表评定副反应。结果 治疗后1周末起,研究组的BPRS总分及行为观察量表评分值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的BPRS总分及行为观察量表从第2周末起才显效(P<0.01)。两组间比较:在第1、2、4、6周两量表评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TESS评分4周后差异显著,6周后差异非常显著。研究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对照组高于研究组。结论 利培酮合并丙戊酸镁治疗以兴奋躁动行为障碍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单用利培酮治疗起效快,疗效更显著,并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关键词】利培酮丙戊酸镁 精神分裂症

    中图分类号:R971.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290-02

    精神分裂症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并且容易复发。以兴奋躁动行为障碍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约占精神分裂症发病人数的50%,并且患者的破坏性大,不利于家属管理;住院期间如果不及时控制症状,则影响病房的安全与管理。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好,但副作用大,病人服药的依从性差。近年来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有一定治疗效果,副作用相对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小,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利培酮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病人锥外系反应明显(1),故影响治疗过程中药物的加量以及病人服药的依从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共收集符合入组条件患者72例,按入院顺序以随机抽样分为利培酮加丙戊酸镁组(研究组),利培酮组(对照组)。入院前2周未用过任何抗精神病药物。符合:CCMD—Ⅲ诊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以行为障碍为主的入院患者,并且行为观察量表总分大于32分。年龄在16岁以上,病程1月以上。入组前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及血、尿、大便常规均正常。排除标准:双相情感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者,有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癫痫,酒精或药物滥用者, 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

    研究组36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16-49(28.2±6.7)岁;病程1月至15年,平均病程(6.75±4.24)。精神病家族史阳性6例。对照组3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16-48(27.6±6.2)岁;病程1月至17年,平均病程(6.82±4.3)。精神病家族史阳性5例。两组间上述变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BPRS量表,行为观察量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用药 两组利培酮开始剂量均为1mg/d,研究组在3周内利培酮逐渐加至2-4mg/d,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加大丙戊酸镁剂量,在4周内加至400-800mg/d.而对照组3周内利培酮加至4-8mg/d.在两组的治疗过程中必要时合并胆碱能药物,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及电休克治疗,疗程为6周。

    1.2.2 临床评估 为随机抽样,开放性对照研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采用BPRS量表、行为观察量表(行为观察量表包括9个项目:①殴打他人,②怪异行为,③对异性不礼貌,④高声叫喊,⑤行为紊乱,⑥毁物、虐待、冲动,⑦容易烦恼和激动,⑧挑衅、争吵,⑨对他人仇恨、敌对或蔑视)、TESS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

    1.2.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并进行t检验或X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两组各相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末起,研究组的BPRS总分及行为观察量表评分值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的BPRS总分及行为观察量表从第2周末起才显效(P<0.01)。两组间比较:在第1、2、4、6周两量表评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TESS评分4周后差异显著,6周后差异非常显著。

    2.2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显著进步:22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有效率(显著进步+好转):94.4%。显效率:61.1%。对照组显著进步:11例,好转18例,无效7例。有效率80.5%,显效率:30.5%。研究组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2.3 安全性比较 试验期间出现主要不良反应:研究组有锥外系反应12例,鼻塞5例,胃肠道反应10例,ALT升高13例,AST升高13例,体重增加11例。对照组有锥外系反应26例,鼻塞16例,胃肠道反应8例,ALT升高10例,AST升高10例,体重增加24例。以上不良反应,对照组锥外系反应,鼻塞,体重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胃肠道反应,ALT,AST升高则无差异。

    3 讨论

    利培酮镇静作用较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差,尤其是对以兴奋躁动行为障碍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疗效较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5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