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137529
原发性阻塞性支气管曲菌病1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周美玉 周锐
第1页

    参见附件(2217KB,2页)。

     中图分类号:R5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386-02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8岁,农民,于2008年9月16日因“反复咳嗽,咳痰2年,加重伴气促2月”入住长沙市中心医院,入院前当地抗感染治疗无好转,曾在我院门诊行肺部CT示左上肺结核,纤维结节化,左下肺渗出性病变。2008年9月5日行纤支镜气管下段前壁溃烂坏死,有白色坏死物附着;左主支上段瘢痕狭窄,下段前外侧壁有白色坏死物附着,管腔狭窄,左上叶开口亦有白色坏死物附着,管腔明显狭窄,镜子不能进入左上叶各支(图1、2),活检示炎性坏死组织内有大量曲菌菌丝及孢子(图3),转至长沙市中心医院治疗。既往体健。查体:四测正常,左肺闻及高调哮鸣音,余肺呼吸音粗,余无阳性体征。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示三系正常,小便常规白细胞3-5个/HP,大便常规OB(+),孢子(1-2个/HP),痰找抗酸杆菌(-),大便培养:无沙门氏菌,无志贺氏菌生长,肾功能基本正常,痰真菌培养(-),痰结核分枝杆菌快培2次阴性,1次阳性,免疫全套(-),MP-IgM(+),MP-IgG(-)痰培养(-),TB-IgG(+),TB-IgM(+),PPD(+++),TB-Ab(+),9月24日复查纤支镜主支气管粘膜发红显著,下段粘膜糜烂,可见白色坏死物并阻塞上叶管腔,活检回报:结合临床符合内膜结核,未见曲菌。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诊断为:1.原发性阻塞性支气管曲菌病2.继发性肺结核左上涂(-)初治并感染。入院后予静脉及雾化两性霉素B抗真菌和HRZES抗结核治疗,患者出现呕吐,腹泻,低钾血症,及肾功能损害,无法耐受,故改为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患者自觉病情好转,强烈要求出院。出院后继续抗真菌治疗,半年后(09-3-27)我院复查纤支镜示:气管未见异常,左主支气管下段瘢痕狭窄,左上叶开口瘢痕样改变及扭曲,镜子不能进入,左下及右侧各级支气管未见异常(图4)。

    2 讨论

    曲霉属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真菌,约有600多种,其中对人类致病的约有40种,最常见的是烟曲霉菌、黑曲霉和黄曲霉,其次是土曲霉、棒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郝曲霉等[1]。阻塞性支气管曲霉病系指曲霉在支气管大量繁殖生长,刺激支气管引起炎症,产生分泌物,与其脱落坏死的上皮细胞、渗出物及菌丝体、孢子混合在一起形成伪膜,形成粘液栓,可阻塞支气管引起咳嗽、胸闷、喘息和呼吸困难,甚至发生节段性或叶性肺不张[2]。病变部位支气管镜活检发现典型的菌丝形态及组织培养得到曲菌是确诊本病的金标准[3]。此例患者经过支气管镜活检诊断且无基础疾病,免疫功能正常,故可以诊断为原发性阻塞性支气管曲菌病。因为该病极为罕见,且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表现为咳嗽,咯血,进行性气促,呼吸困难,气管严重阻塞后可继发出现阻塞远端的感染及肺不张,很容易误诊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或支气管内膜结核[4]。此患者就误诊为结核并曲菌感染,给予了抗结核和抗真菌治疗,增加了患者费用和药物的毒副作用,促使更改抗真菌治疗方案,经过半年的抗真菌治疗,复查支气管镜发现坏死物已吸收好转,证明患者确实是真菌感染。阻塞性支气管曲霉病的治疗方法有抗真菌治疗、全身免疫支持治疗、局部腔内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抗真菌治疗药物有: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等。此例患者开始静脉注射联合雾化两性霉素B,因为患者无法耐受其副作用而改为伊曲康唑治疗,半年后复查已治愈,罗国仕等用伊曲康唑治愈了一例原发性阻塞性支气管曲菌病[2],说明伊曲康唑治疗原发性阻塞性支气管曲菌病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刘泳,冯玉麟. 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治疗进展[J]. 国际呼吸杂志,2006, 26 (4) : 289-29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1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