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137515
临床路径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李艳
第1页

    参见附件(2855KB,2页)。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16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8例,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给予系统管理及早期发展指导,定期进行生长发育测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门诊保健措施,随访观察至2岁。结果 观察组疫苗漏种0人次,对照组疫苗漏种43人次,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的各项疾病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理论及方法可有效提高儿童保健门诊工作效率,促进儿童发展。

    【关键词】临床路径 儿童保健 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397-02

    儿童保健是儿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科医学发展的新亮点。为执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中提出的“改善儿童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水平”[1]的要求,使儿童保健及0~3岁婴幼儿的早期发展工作得以全面开展。2008年1月以来,我院将临床路径理论及方法运用于儿童保健门诊工作中,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316例,男162例,女154例,均为2008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孕37~42周),自然分娩或选择性剖宫产,生后无窒息,出生体重2500~4000g,母孕期健康,观察期间无神经系统疾病及影响体格智力发育的重大疾病。将所有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8例,两组婴儿的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围、性别、喂养方式、父母亲年龄、文化水平、职业、带养人文化水平、家庭构成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逐月进行常规体检及发育营养测评,仅予口头健康宣教及指导;观察组遵循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参照资料制定临床路径,把早期教育的理念、方法都教给家长,并适时进行常规体检及发育营养测评总结,采取个体化的科学育儿原则进行指导,具体流程如下:(1)0~7d:建立微机档案,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NABA)、打印并发放保健体检及免疫接种预约单,重点指导新生儿抚触;(2)1个月:填写CDCC心理发展量表,重点指导婴儿操;(3)3个月:填写CDCC心理发展量表,常规体检,重点指导辅食添加;(4)6个月:填写CDCC心理发展量表,常规体检,重点指导大运动如坐、爬;(5)9个月:填写CDCC心理发展量表,重点指导贫血及拘偻病的防治;(6)12个月:填写CDCC心理发展量表,常规体检,进行视力筛查,重点指导牙齿保健;(7)18个月:填写CDCC心理发展量表,常规体检,重点指导语言及自理能力培养;(8)24个月:填写CDCC心理发展量表,常规体检,进行视力筛查。

    1.3 观察指标:由2位经过正规培训的医生进行体检和发育营养测评,智能发育测评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中国儿童发展中心根据贝利智力量表研制和标化的婴幼儿智力发育测验量表(CDCC量表)。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使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疫苗漏种0人次,对照组疫苗漏种43人次(27.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的各项疾病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3 讨论

    小儿正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阶段,各器官的功能发育均不成熟,其正常的发育取决于遗传因素和与其气质特征相适应的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因此,早期的生活经验不仅制约着当时的生长发育状况,而且对以后的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整个成人期的智能水平、社会适应能力均有重大影响[2]。已有大量研究表明[3],早期正确的教育可促进婴幼儿体格及智能发育,并有较好的长远效果。目前临床工作中,传统的错误育儿观念还很普遍,例如给小儿戴手套或听任老人捆绑肢体,从而限制、束缚了其探索世界的能力;长时间不给婴儿洗澡、洗头,使其缺乏水的触觉感,同时也引起生理上的不适感,导致婴儿烦躁、哭闹等情绪障碍;总是喜欢抱着婴儿,不敢让其有俯卧、翻身、坐爬等活动,容易导致日后感觉统合失调;将小儿交给保姆、老人,以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为限,缺少交流,易为孤独症埋下隐患;此外,片面理解早期教育就是教小儿识字、读书、写字和算术。而不知道早教的本质是根据小儿发育特点,因势利导,训练其各种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是针对患者管理的无序状况而进行的一种优化、简化和增效的管理。是由医师、护士及其他专业人员组成的多专业合作团队进行医疗服务的标准化流程管理,其目标是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各学科协作的全面服务,以使患者获得最佳服务,避免医疗处置失当,增加患者诊疗的一致性[4],促进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5]。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应用临床路径,有利于提高家长对儿童早期发展的认识,提高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各项保健措施更易落在实处。临床路径根据不同月龄进行设计并落实规范的、标准的保健计划,将育儿知识、小儿发育梯次不同的正常情况、早期发展措施及重要性等结合起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与传统儿童保健相比更讲究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性。此外,临床路径规范了医生的行为,减少了医疗行为的随意性,增加了家长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使他们能够愉快地接受最佳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疑惑,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应用临床路径理论及方法可有效提高儿童保健门诊工作效率,促进儿童发展,同时满足了家长的保健需求,提高了家长对保健工作的满意度,全面提高了门诊效率及门诊质量。

    参考文献

    [1]石淑华.儿童保健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

    [2]林渊液,陈镇奇,李家亮,等.正常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及社区干预现状的思考[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5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