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10期
编号:12157074
50例人工气道的临床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B版》 2011年第10期
     【摘要】机械通气主要依赖人工气道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持,因此要确保人工气道的在位通畅,有效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减少交叉感染,完全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是关键。

    【关键词】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189-02

    颅脑外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患者大多数通过机构通气来维持生命。我院从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了人工气道患者5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护理

    1.1.1 人工气道的固定 妥善固定人工气道并保持其位置准确,护士应随时检查气管导管上的标志确保其位置的准确性,借助胸片确定导管的位置,每次更换患者的体位时,应固定气管内导管,防止意外脱出。

    1.1.1.1 气管切开置管的固定两根寸带,一长一短,分别系于套管的两侧,将怅的一根绕过颈后,在颈部左侧或右侧打一死结,系带松紧度以容纳一个手指为宜。注意不要打活结,以免自行松开,套管固定不牢脱出。

    1.1.1.2 经鼻气管插管的固定 剪一根长10cm,宽5cm的白布纹胶布,从中间剪开一部分后固定。宽的一端贴在鼻翼上,将另一端两条细长的胶布,分别环绕在气管插管的外露部分。胶布应定时更换或潮湿后随时更换。

    1.1.1.3 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 剪一根长35cm,宽2cm的白布纹胶布,从一端剪开32cm,未剪开的另一端固定在一侧颊部,将气管插管靠向口腔的一侧,剪开的一端胶布以气管插管外露部分为中心,交叉固定在另一颊部,注意经口气管插管要放置牙垫,放置病人双牙咬合时,夹闭气管插管。

    1.2 气管切开置管的护理

    1.2.1 用物准备 吸痰包一只(无菌镊子,浸泡筒,吸痰管,吸痰杯,纱条,开口器,铝盒)治疗盘,外用盐水,一次性压舌板,床边放置吸引器,静脉采血管一根(把吸痰管接头插入保证无菌)。

    1.2.2 基础护理 病室要求清洁安静,单人房间紫外线3次/d,照射30min,通风Bid,口腔护理Bid,翻身叩背q2h。

    1.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有效吸痰程序:(1)吸痰前评估,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判断是否有痰潴留。根据胸片、听诊、触诊判断痰的潴留部位。(2)根据痰液的粘稠度雾化加湿。(3)根据痰液的潴留部位调整患者体位。(4)挤压振颤胸廊或叩拍,使痰液向大气道移动,吸痰前后充分吸氧,先叩背。自下而上拍,这样可使粘附在支气管壁上的痰液通过间接振动脱落,正确掌握吸痰技术和手法,先选好吸痰管,应该是柔软多孔,吸痰前先将导管尖端放入无菌盐水中吸入少许,检查导管通畅与否,并能起到润滑作用,然后轻轻的在无负压情况下插入,插入深度15-18cm,不超过20cm,吸痰时间不超过15s[1],当达到一定深度时,边吸边退,边吸边旋转,逐渐拉出,切忌上下抽吸,吸痰时间过长易容易引起缺氧,遇出现心动过速,心率不齐暂停吸痰,也可以先雾化后再吸痰,效果更佳,当把听诊器放在胸骨上窝听到痰阻声,“呼噜声”,要及时吸痰。

    1.2.4 严格无菌操作 每次一根吸痰管,吸痰管的端头放入无菌采血管内固定,每天更换。

    1.3 人工气道的湿化

    1.3.1 常规湿化气道和稀释痰液 由于气管直接与外界相通。加上呼吸运动,易使气道由于干燥形成痰痂,常规用生理盐水50ml+糜蛋白酶10u+庆大霉素1支8万u,由微量注射泵持续做气管内滴药。

    1.3.2加温加湿化 人工气道简历后,呼吸道加温加湿功能丧失,纤毛运动功能减弱,造成分泌物排除不畅,因此,要进行人工加温加湿,以保护呼吸道黏膜纤毛及腺体的正常功能。合理的气道加温加湿,可减少痰液潴留,预防痰痂形成,增加病人的舒适感。

    1.3.3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 液体入量保持每小时2500-3000ml,呼吸道湿化必须以全身不失水为前提。

    1.3.4 气道冲洗 操作前输氧,用2%的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注入4-8ml作气道冲洗。待几次通气后,立即吸痰。同时配合胸部叩拍,使冲洗液和粘稠的痰液混合后再吸出。

    1.4 防止气道阻塞 注意事项:(1)粘稠时,要反复湿化,反复彻底吸引直至痰液变稀薄。(2)吸痰管要插到有效深度,将气管内导管口以下的痰液吸净。(3)吸痰时,导管下端有阻力,提示气道有阻塞,可能为痰痂,也可能是充气气囊落到气管导管末端。套囊脱落及异物堵塞,一次性套管扭转是机械通气护理不当的严重并发症,可使病人窒息死亡,要引起高度重视。

    2 结果

    上述患者经临床病情观察,应用机械通气后,患者的神志、紫绀、呼吸困难、脉搏、血压、心率、尿量均逐步改善,血气分析报告正常,病人一般情况良好,病情稳定。

    参考文献

    [1]吕淑华.气管管理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2):38-39., 百拇医药(吴爱萍 吴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