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145497
月经周期与卵巢癌发生关系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日 白红 姜继勇 郭风
第1页

    参见附件(1265KB,1页)。

     【摘要】目的 探讨月经周期与卵巢癌发生之间关系,为卵巢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统计卵巢癌患者月经周期天数,并与正常月经周期天数进行比较。结果 卵巢癌患者月经周期天数少于正常月经周期天数。结论 月经周期短所致卵巢排卵后损伤修复频繁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病有关。

    【关键词】卵巢癌 月经周期

    中图分类号:R737.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80-01

    至目前,卵巢癌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经过学者们不断努力已得知许多导致卵巢癌的高危因素,本文仅从月经周期这单一因素探讨其与卵巢癌发生之间关系,并为卵巢癌预防提供可能的依据。有关月经周期与卵巢癌发生之间关系的研究尚未见国内为相关报道。

    1 对象与方法

    病例选自2000年至2010年大连市妇产医院手术病理确诊为卵巢癌的患者480例,排除年龄<20岁及>60岁的可能对月经周期描述不准确的研究对象,记录其月经周期天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正常月经周期天数进行比较。

    2 结果

    结果显示,卵巢癌患者的平均月经周期天数为27.0天,月经周期天数正常月经周期天数(28-30)的卵巢癌患者占总患者数的95%。仅就月经周期这单一因素来说,月经周期短月经频繁的女性较月经周期长的女性患卵巢癌的几率高。见表1和表2。

    表1 卵巢癌患者月经周期天数情况

    表2 卵巢癌患者不同月经周期例数及百分比情况

    3 讨论

    卵巢癌的发生为40-79岁,其发病率由15.7/10万增加到50.0/10万[1]。它作为一个“沉默的杀手”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与生命。卵巢深在盆腔,发病隐匿,除在体检中可发现部分早期卵巢癌预后较好外,一般出现症状或体征的卵巢癌多为晚期,尽管可通过减瘤术或系统化疗进行被动的治疗,但其预后极差,其5年生存率仍在50%以下。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力求从卵巢癌病因出发,预防或减少卵巢癌的发生至关重要。

    卵巢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它的发生应该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至目前为止,经过全世界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已总结出不少卵巢癌发病之高危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7种:①遗传家族史,②BRCA1与BRCA2基因突变,③内分泌紊乱、不孕症,早发月经及延迟绝经者,④促排卵药物,⑤激素替代疗法,⑥滑石粉,⑦不合理的饮食结构[2]。本文仅从第3个高危因素,即月经方面入手,探讨以往学者未曾涉及的月经周期这一因素与卵巢癌发生之间的关系,努力为我们妇产科临床工作找出一个现实可行的预防卵巢癌发生的方法。从卵巢癌的发生角度讲,存在几种不同的模式,其中一种模式为卵巢表面上皮和皮质包涵囊肿模式

    (OSE—CICs模式),在排卵时,卵泡破裂卵细胞释放造成了卵巢表面的损伤,因此卵巢表面上皮(OSE)需修复这个破裂口。生育年龄的妇女,损伤-修复的过程不断重复,OSE细胞使排卵相关炎症细胞因子和活性氧破坏DNA。DNA损伤增加了细胞转化的敏感性[3]。随着妇女年龄的变化,卵巢表面出现许多进入皮层间质的内陷。这些内陷不断修剪最终彻底进入间质,形成皮质包涵囊肿(CICs)。数种有促进生长功能的激素作用于卵巢(例如促性腺激素、雌激素和雄激素),诱导了CICs的上皮细胞增生。而此时如果有一些上皮细胞恰好隐匿有未修复的DNA损伤,就会成为瘤变的最佳目标,最终发生卵巢癌[4]。基于上述理论,故本文从月经周期出发,探讨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繁可能造成卵巢损伤-修复次数增多,损伤-修复次数越多发生错误修复的几率就会越大,最终导致卵巢癌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上述模式与已明确的流行病学数据结果相一致。排卵周期的减少是最重要的减少妇女罹患卵巢癌危险的因素[5]。一些研究已经证明,口服避孕药可以有效的保护卵巢,可使卵巢癌发生的危险性下40%-50%[6],并且随着服药时间延长,危险性降低更明显。服用1年的危险性下降10%-20%,而服用5年以上者危险性则下降约50%。本文中探讨的月经周期情况在临床工作中很容易获得,对于其中周期短,月经频繁的生育期妇女,实行口服避孕药物的预防措施,即可有效预防这一部分因素引起的卵巢癌的发生,不失为一种现实可行有效的好方法。

    本文提出的月经周期这一卵巢癌相关因素,仅为作者本人查找相关资料所得出之结果,还有待于广大学者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Partridge EE, Barnes M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A Cancer J Clin, 1999,49(5):297.

    [2] 高永良. 卵巢癌的高危因素与预防.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l,17(11):654-655.

    [3] Bankhead CR,Collins C,Stokes—Lampard H。el a1.Identifying symptoms of ovarian cxineeHu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 tive study [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65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