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2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143271
音乐干预对精神科冲动约束病人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张敏 王新纯 连佩英 方静 张文仿 王瑞玲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措施对住院精神科冲动约束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住院冲动约束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0人次)和对照组(30人次)。对照组按照《保护约束病人观察评估记录单》进行常规的观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音乐干预,比较2组被约束病人1个小时内患者负性情绪行为分值及约束时间。结果 观察组病人的负性情绪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且约束时间减少P<0.05。结论 实施音乐干预能明显改善冲动约束病人的负性情绪,降低被保护的时间。

    【关键词】音乐干预 精神病人保护约束 负性情绪 约束时间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256-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music intervention on protective constraint psychotic inpatients. Methods 60 cases in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Control group according nly received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 by "protective constraint patients observation form" , the observation group based on this and give music intervention. TO compare two groups' negative emotional behavior and constraint time score in one hour.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s remarkably improved and constraint time reduced. Conclusion Music intervention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negative emotions and reduce of the protected time by the protective constraint psychotic inpatients。

    【Key words】Music intervention Protective constraint psychotic in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s

    在精神科临床护理过程中,经常采用约束用具的方法来保护患者,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保护性约束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制止精神患者冲动、自杀、伤人,毁物等激烈的危险行为,是精神科的一种非常必要的护理行为[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保护性约束给精神病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身心影响。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伦理和法律方面的争论,也为研究者们所重视。音乐对精神疾病的治疗价值也早已被实践所证明[2]。但在护理精神科冲动约束病人应用的报道不多。因此,本研究以冲动约束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探讨音乐干预对此类病人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8月,在我院住院期间因冲动被约束精神病患者60 人次为研究对象,按保护先后进行编号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男:46例;女:14例。年龄19—61岁(43.7±4.2)。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某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躁狂症3例;双相障碍3例;偏执型分裂症3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5例;精神分裂症42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4例)。②实施保护约束的原因,遵医嘱(行为紊乱15例,外逃8例,冲动伤人37例)。③排除患有严重躯体疾病、智能障碍及聋哑残障。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设计《保护约束病人观察评估记录单》。观察记录单按保护约束常规护理设计,并在相关专家指导下完善而成。内容除常规护理,为了便于对患者进行动态的观察,及时评估约束的效果,增加了患者负性情绪(敌对性、反抗行为)评定。标准参照护士用简明精神科量表(N-BPRS)评估[3],采用1—7等级。按其诉述和外显态度行为判定分值。如:敌对性:1=无;2=很轻;3=轻度;4=中度生气或愤怒;5=很愤怒有言语性攻击;6=有攻击行为;7=有多次攻击行为。分值越高,反映程度越重。相反,分值减少,说明症状缓解。两组被保护约束患者均安置一级病房,由资深护士每15分钟巡视观察评估一次,并在观察单栏内记录。所约束患者均使用医院自制的棉布多头约束带。约束过程中均未使用药物镇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音乐干预。干预前应先和患者沟通,征得同意,将小型数码播放器放置病人床边,选择播放《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茉莉花》、《摇篮曲》、《梦幻曲》、等节奏舒缓、乐声悠扬的中外名曲,时间一般时间30~60min。音量以病人认为适量为宜,一般不宜超过60 分贝。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①比较2组被约束病人1个小时内患者负性情绪行为分值。②计算约束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进行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比较,见表1 。显示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明显改善,约束时间减少。

    表1 两组病人约束后负性情绪程度及约束时间比较。

    P<0.05

    3 讨论

    音乐对人的生理与心理的调节作用,早已被古代人所注意。上个世纪以来音乐已成为一种具体的医疗手段在临床中应用[4]。据国外资料报道:“听半小时音乐,效用相当于服10mg镇静剂”。音乐能调节人的呼吸、循环、内分泌系统等生理功能,音乐可转移人的注意力,改善精神状态[5],和谐悦耳的音乐旋律使人产生心理的快感和放松,应激行为减少,安静状态时间增加[6]。保护性约束是一种违背精神病患者本人意愿的强制性护理方法,病人会产生较强的敌对情绪和反抗行为,并由此而产生各种负性心理反应[1]。保护时间过长还可引发一些并发症。这是长期困扰精神科护士的一大难题。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在患者被保护约束最初的1小时内实施音乐干预,及时给患者提供人文关怀,营造温馨的音乐氛围。给予听节奏缓慢轻悠、委婉缠绵的二胡琴声,可使患者在倾听音乐的同时,愤怒的情绪会逐渐的平静下来,达到控制冲动的目的。在本组研究的过程中,30位被约束的患者对听音乐持欢迎态度,乐于接受,拒绝的几乎没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9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