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188943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Ⅰ型呼吸衰竭58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王森
第1页

    参见附件(3977KB,3页)。

     【摘要】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Ⅰ型呼吸衰竭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和急救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11月收治的Ⅰ型呼吸衰竭患者58例,均在常规吸氧、祛痰、平喘、抗炎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治疗期间患者有害事件发生率、气管插管率、死亡率,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氧分压(PaO2)、呼吸频率(RR)、心率(HR)的差异。结果 治疗期间有害事件发生率为10.34%;气管插管率为5.17%;死亡率1.7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PaO2、BR、HR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Ⅰ型呼吸衰竭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 Ⅰ型呼吸衰竭 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6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3-118-02

    肺水肿患者患者常并发低氧状况,引起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处于缺氧状态,PaO2低于60mmHg;同时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PaCO2正常或略低[1]。我院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Ⅰ型呼吸衰竭,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11月收治的Ⅰ型呼吸衰竭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为(66.73±11.56)岁;其中男性32例,女性26例;原发疾病包括心源性肺水肿32例、非心源性肺水肿26例。入选患者中既往有心脏疾患史者52例,其中诊断为急性心衰40例,包括心肌梗塞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糖尿病性心脏病7例、老年心脏瓣膜病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1例、心肌淀粉样变性2例。

    全部患者均有急性呼吸功能不全、血气分析提示动脉血氧合指数下降、胸部X线片或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双肺浸润等临床表现。同时排除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室性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上呼吸道梗阻、昏迷、抽搐、意识障碍等患者[2]。全部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低浓度吸氧、止咳祛痰、扩张支气管、强心、利尿、抗炎、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对症治疗,并给予面罩双水平气道无创机械通气。上机前做好解释工作,帮助患者自然放松,戴上面罩并妥善固定,调节拉力带至不漏气,连接输氧管。根据患者机体病情设置参数,采用自发触发/定时(S/T)通气模式。吸气相压力(IPAP)8~24cmH2O,从低水平逐步加至高水平;呼气相压力(EPAP)4~8cmH2O,以2cmH2O梯度逐步递增,直至患者通气状况改善。治疗开始1h后询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保持潮气量10ml/kg,氧浓度为30%~40%,无创通气时间为24h。治疗期间如出现意识下降、明显烦躁、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心脏停搏等异常情况时需及时行气管插管通气[3]。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期间出现面部皮肤坏死1例、心脏停搏1例、气管损伤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例、应急性溃疡1例,有害事件发生率为10.34%。其中因心脏停博、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原因转行气管插管3例,气管插管率为5.17%。治疗期间因心力衰竭死亡1例,死亡率1.72%。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PaO2、BR、HR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PaO2、BR、HR比较(x±s)

    注:与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急性呼吸衰竭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其诱发因素较为复杂,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其中Ⅰ型呼吸衰竭又称非高碳酸型低氧血症,与Ⅱ型呼吸衰竭比较,患者PaCO2正常,不伴有高碳酸血症、酸中毒等临床表现[4]。

    心源性肺水肿和炎症性肺水肿是引起Ⅰ型呼吸衰竭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无创机械通气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在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源性肺水肿伴低氧血症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和抢救效果。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通气方式比较,无创机械通气具有使用方便、损伤小、并发症少、可间歇使用等优点,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和死亡率[5]。

    由于呼吸衰竭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原发疾病进展迅速、病变范围广等情况,加之发生感染、误吸分泌物等原因,短时间内即可能发展至危及生命的危重情况,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能无效或起效较慢,此时需要医生作出正确的临床判断,及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通气。同时治疗期间应做好观察和护理工作,尽量减少有害事件发生率,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Ⅰ型呼吸衰竭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森华.无创机械通气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97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