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021570
推拿加刺络拨罐治疗颈性眩晕治疗36例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899KB,2页)。

     [关键词]推拿; 刺络拨罐; 颈性眩晕

    [中图分类号] R25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9-064-01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其相关软组织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所引起的以眩晕为主症,伴颈肩疼痛、头痛、恶心、耳鸣、视觉异常,甚至发生猝倒、昏厥等为主的症候群[1]。笔者临床运用推拿加刺络拨罐方法治疗颈性眩晕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66例,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30~67岁,平均49岁,病程最短1d,最长3a。对照组30例,男子12,女18例,年龄31~65岁,平均48岁,病程最短2d,最长4a。2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症状均以眩晕为主症。其中伴有头痛42例;颈肩臂疼痛且活动受限56例;心慌、胸闷30例,耳鸣18例,失眠46例 。经X、CT线提示颈椎均有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其中颈椎生理曲度变直58例,骨质增生45例,C5-6椎间盘膨隆8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47例。

    1.3 诊断标准[2]①曾有猝例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症状。排除标准:①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结核和肿瘤;②耳源性、眼源性眩晕;③严重的内科疾病;④神经衰弱综合症。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1.4.1.1 推拿⑴循经松解法:术者立于患者后侧方,自上而下用指腹轻揉颈部、两侧横突、项背、肩胛肌肉群,使肌肉逐层放松,如触及筋索或钝厚处,则重点弹拨或按揉。⑵顺向拨伸:术者左手托住患者枕骨结节处,右手手心扣住患者下巴,由弱到强向上拨伸,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每次1分钟,然后慢慢放松,再拨伸1分钟,可连续3-5次。⑶正骨复位:术者一手轻托后颈,拇指按于错位横突隆起处下方作为定点,另一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以枕部作支点将头前后摇动2~3下,待患者放松,再用力加压闪动,此时多可听到关节复位时弹响“咯嗒”声即告整复。⑷点穴理筋:用食中指点揉按压两侧攒竹穴1~2分钟,用大鱼肌分推印堂、丝竹空、前额至太阳穴5~10次,用双手拇指抹眉弓及眶缘5次,然后揉太阳穴1~2分钟,用拇指点揉百会、四聪穴、风池穴,手法稍重以病人能耐受为宜,再用指按由印堂始沿督脉及两侧向上交替至风池穴2~3分钟,用扫散法在头侧胆经部自前向后操作10次,用十指尖反复颤点划动头皮及其穴位,然后捏拿双肩井穴1~2分钟,最后用指轻轻敲击头额部及两侧颞部。

    1.4.1.2 刺络拨罐术者先在患者项背、肩胛骨脊柱旁两侧肌肉涂上液体石蜡油,而后施走罐法,自上而下,反复10~15次,再于压痛点处用梅花针叩打至出血,再拨火罐,留罐5分钟,拨罐结束后,擦净瘀血,消毒后外敷创可贴。以上治法每隔1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4.2 对照组采取单纯的推拿手法,如上1.4.1.1,疗程同治疗组。

    1.5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眩晕等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随访半年无复发;好转: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不影响生活和工作,随访期间,偶有发作,治疗后减轻;无效:眩晕症状无改善或稍减轻,随访期间仍发作,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3]。

    2 结 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

    3 讨 论

    颈性眩晕属中医学的“眩晕”范畴,该病的病机核心是年老体弱,肝肾亏虚,筋骨失养,经脉空虚,经气不足,气血不能上荣清窍,脑失所养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颈性眩晕多与环枢关节紊乱、下颈段炎症、颈椎间盘突出及过度劳损、退变、睡眠姿势不当等因素有关。由于颈部肌肉及椎间盘的无菌性炎症刺激颈部软组织内的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而导致椎动脉痉挛,使椎动脉血流量下降,出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4]。本组病例患者以眩晕为主诉,常伴颈肩疼痛、头晕恶心、耳鸣、视觉异常,部分病例甚至发生猝倒、昏厥等症状。行X线提示韧带肥厚钙化、椎盘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报告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临床查体时发现枕颈肩部肌肉群紧张或痉挛,并常扪及痛性筋结或条索状物。有关资料表明颈性眩晕患者大部份伴有颈项部板滞感,伴有颈痛[5]。颈项部肌肉痉挛,颈椎失稳可刺激交感神经,使之兴奋,收缩椎动脉,导致颈性眩晕[6]。因而笔者采取循经松解法放松颈背部肌肉重点用弹拨等手法解除筋结或条索状物,减轻颈项部板滞感,从而达到减轻交感神经兴奋,减轻颈性眩晕。采取正骨复位手法可以有效纠正关节错位,使失稳的颈椎重新恢复平衡。采用走罐疗法通过火罐的负压吸附与温热按摩作用有效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局部渗出物及病理产物的吸收,而刺络拨罐可改善患处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加速局部瘀滞积血的排出,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通则不痛的目的。采取中医传统的推拿和刺络拨罐治疗,方法简便,见效迅速。如果再配以颈部保健按摩、加强颈项肌锻炼,克服不良姿势和调整枕头的高低适度,可防止本病的复发。

    参考文献

    [1] 吴汉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9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