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010868
护士职业暴露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089KB,1页)。

     [摘要] 目的 对护士职业暴露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38名护士护士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对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结果 职业暴露护士乙肝病毒感染4例,感染率为10.52%,对护士职业暴露加强并实施防护干预,与干预前比较,乙肝病毒感染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护士职业暴露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防止其发生。

    [关键词] 护士职业暴露; 乙肝病毒感染;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123-01

    护士职业暴露在护理人员临床护理工作中极为普遍,潜在的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发生职业暴露原因与护理人员在执行操作规程时不规范及护理技术水平偏低有关 [1]。对38名护士护士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对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加强护士消毒隔离观念,加强发生职业暴露后的支持系统,可以把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降到最低,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护士38名,均为女性,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6±1.2岁,其中护士11人,护师17人,主管护师10人。工作年限3~24年,平均13±0.6年。中专10名,占26.3%;大专26名,占68.4%;本科2名,占5.2%。12名曾发生过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乙肝病毒感染发生率为10.52%。

    1.2方法 采用我院自行设计问卷对护理人员护士职业暴露情况以及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感染原因、工作态度、自我防护措施、防护知识知晓率,对护士意外血源性感染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采用均数x±s表示,组间数据采用X2检验。

    2 结果

    自2007年6月-2008年12月,38名护理人员发生意外血源性感染12人次,乙肝病毒感染4人次,发生率为10.52%。其中职业暴露中被刀、剪、针等锐器损伤、皮肤血液接触、间接锐器损伤为主要危险因素,与干预前比较,乙肝病毒感染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加强并实施防护干预,意外血源性感染发生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具体见表1。

    3 讨论

    血源性感染是指含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医疗器械,敷料等所造成感染的总称[2-4],护理人员由于受其工作环境以及性质的影响,经常暴露于锐性器械以及沾有患者血液体液的敷料之下,导致意外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多,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近年来感染率呈上升趋势[5-6],据统计[7-8]80%以上的护士都有被刺伤的经历,手术室护士被刺的概率更高[4],为了降低护理人员发生意外感染的危险,选择本组对护理人员进行护士职业暴露意外感染原因以及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与干预前比较,乙肝病毒感染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了解患者相关检查(HBV /HCV/HIV /RPR),针对病毒携带着术中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加强个人免疫力,针对最易感染的乙肝每位护理人员给予注射;加强与当地疾病控制中心(CDC)的联系,定期请相关人员进行血源性传染病控制和预防的讲座,加强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被感染后危害性的认识,从而减少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马小芳.采血人员意外刺伤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的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6):25-27.

    [2] 吴丽军,何仲.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与预防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87.

    [3] Mccormick RD,Maik DG.Epidemiology of needle stick injuries in hospital personnel[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89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