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00741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分析与预防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日 黄仲华
第1页

    参见附件(2357KB,2页)。

     [摘要] 目的 探究普外科手术的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 对3896例接受过普外科手术的患者所出现的95例切口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中发现总计2.44%的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高龄因素、恶性肿瘤、切口长度、引流管因素、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等是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若存在发生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如糖皮质激素应用史、耐药菌株感染史、慢性支气管炎等,术前应采取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措施,尽可能避免发生切口感染。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高危因素

    [中图分类号] R6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095-01

    作为普外科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外科切口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占据了很高的比例,如果患者伴有各种慢性疾病,也会成为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1]。有效地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控制感染切口的发展是每一个普外科临床医生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我院对2006年3月~2009年3月95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病例进行了临床资料的收集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分析涉及的3896例接受过普外科手术的患者中男2572例,女1324例,年龄5-86岁。

    1.2 方法

    对95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进行分类,包括器官感染、深部切口感染、浅表切口感染,并统计分析其年龄、住院时间、切口类型、手术种类等。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资料数据以SPSS16.0处理。

    2 结果

    2.1 患者切口类型与切口感染之间的关系

    表1患者切口类型与切口感染之间的关系

    从表1中可以看出,I类手术的感染率仅为0.52%,而95例术后感染中,91例为II类或者III类切口,分别达到了2.53%和3.88%,这表示II类和III类切口应是预防和监测管理的重点。

    2.2 患者年龄与术后切口感染之间的关系

    表2患者年龄分布与术后切口感染之间的关系

    从表2中可以看出,儿童和老年人接受普外科手术后更容易发生切口感染,分析可能是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健全,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尚未完善,而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为低下,两者均属于术后感染的高危群体。

    2.3 患者住院时间与切口感染之间的关系

    表3患者住院时间与切口感染之间的关系

    从表3中可以看出,住院时间越长,术后切口就越容易发生感染,由于医院是一个病原菌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所以过长的住院时间会加大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

    2.4 患者手术类型与切口感染之间的关系

    不同手术面临的感染风险不同,具体见表4。

    表4患者手术类型与切口感染之间的关系

    3 讨论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除了年龄、住院时间、切口类型、手术种类之外,抗生素使用情况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除了抗生素使用时间需要得到重视之外,抗生素种类的选择也甚为重要[2]。

    外科手术后发生的切口感染是医院感染中非常重要的类型,发生率高,病原菌种类复杂。围手术期处理不当的情况下,各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下,非常容易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据医院感染调查显示数据,外科术后感染在所有医院感染中居于第三位[3]。

    不同类型的外科手术,不同的切口类型具有不同的感染率,针对高危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进行有目的的监测管理,可有效防止Ⅱ、Ⅲ类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4]。不同的手术种类和不同的术式也造成感染率有所差异。

    除此之外,住院时间和患者年龄也影响着感染率,而这些因素往往无法人为控制或者难以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因此,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成为常见的预防措施,对于污染切口,大多数医务工作者认为抗生素的使用是必要的,但是清洁切口是否需要应用抗生素则存在争议[5]。

    总之,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控制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术前评估和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及细致的术后护理,是防治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喜平.李宗芳.程琪辉.等.癌症患者院内感染致病菌及药敏分析[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1,22(2):182-183.

    [2] 刘骏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5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