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097182
义乌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朱列波 陶静波
第1页

    参见附件(2396KB,2页)。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传染病

    [中图分类号] R72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331-01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2008年5月卫生部将其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按丙类管理。本文对2010年义乌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义乌市2010年手足口病病例及病原学检测结果。

    1.2 分析方法 运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X2检验。

    2 结果

    2.1 时间分布 2010年义乌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391例,较2009年同期(866)上升282.70%,报告发病率为332.18/10万。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3-7月份,从3月份开始发病人数逐渐增多,到5月初达到发病高峰,之后的2个月维持较高的发病水平,7月份以后开始逐渐减少,9月至10月期间再次形成1个发病小高峰。

    2.2 地区分布 全市13个镇街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其中人口比较密集的稠城街道、江东街道、北苑街道、佛堂镇报告的病例数分别为693例,523例、440例和397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0.54%。

    2.3 性别和年龄分布 3391例手足口病病例中,男性2183例,女性1208例,男女性别比为1.81:1。发病最小为2个月,最大为37岁,5岁以下患儿共计3136例,占全部病例的92.48%,其中又以1-3岁组的发病人数最为集中。病例性别、年龄分布,见表1。

    表1义乌市2010年手足口病病例性别、年龄分布

    2.4 病原学检测 采集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标本192份,采用Real-Time PCR方法[1]检测192份,检出阳性144份,检出率为75.00%。其中EV71型73份,CoxA16型45份,其它肠道病毒26份,见表2。

    3 讨论

    我市2010年的手足口病呈现以下流行特征: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7月,5-6月为全年发病高峰;流行范围广,呈高度散发[2],但在人员密集的幼托机构则存在聚集性发病的趋势;病例以5岁以下幼儿为主,男孩多于女孩[3]; EV71和CoxA16为主要致病病原体[4],但在聚集性和重症(死亡)病例中EV71为优势毒株(X2=12.01,P<0.01)。

    手足口病虽然是丙类传染病,由于其发病特点和患病人群的特殊性,手足口病仍是我们需要高度关注的疾病之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一是加大健康宣传的力度,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采取不同的宣传措施:在预防接种门诊开展受种儿童家长的宣传、在幼托机构开展在园幼儿卫生习惯的教育、为孕检过程中针对准妈妈的宣传等,使手足口病宣传不留空白点。二是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警觉性,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为救治危重症患儿争取宝贵时间。三是提高责任心,认真落实手足口病病例的随访工作,向患儿家长宣传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特别是重症患儿的早期症状等,一旦发现患儿有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或呕吐等症状,及时报告,并建议患儿前往定点医院救治。四是加大定点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患儿出现手足口病重症倾向时能及时开展留院观察。五是积极与教育部门联系,指导幼托机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落实,及时回馈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的信息,提出防控建议。

    参考文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9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