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7期
编号:12196574
87例小儿高热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A版》 2011年第7期
     [关键词] 小儿高热;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8.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44-01

    小儿高热是小儿常见的急症之一,说明小儿已经罹患某种疾病。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通常情况下,若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发热是一种人体防御机制适应内外环境的代偿性反应,对人体有利。但是,发热特别是高热(39℃以上)持续过久,对小儿健康威胁很大。发热时,人体内各种营养代谢增加,氧消耗增多。据观察,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增加13%。发热的同时还会影响消化功能,至使消化道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肠蠕动减慢,食欲不振,甚至发生腹泻、脱水。由于高热时氧消耗增加,产热增多,需要加速散热,因而心跳加快,心脏负担加重。不仅如此,高热对大脑的影响也非常严重,它使大脑皮质过度兴奋,出现烦躁、抽风,讲胡话,昏睡不醒。另外,持续高热还会使人体防御感染的能力下降,这对小儿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加强对高热小儿患者的护理,减轻疾病对小儿机体的损害显得特别重要。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高热患儿87例,其中男52例,女35例,39.5℃~40℃之间62例,40℃以上者15例。年龄为6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3.8岁。病程最长者3天,最短者2个小时。其中8例有惊厥史。

    2 护理原则:对高热小儿患者应及时给予适当的降温和镇静,以防惊厥发生。但要防止因降温而造成的虚脱,故不是将体温降低至正常或正常以下,而应逐渐缓解为好,对有高热惊厥史者降温同时需给适当的镇静药。

    3 一般护理

    3.1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如体温、脉搏、呼吸及患儿的精神、大小便及肢体活动情况等,尤应注意有无发惊(惊厥先兆)、面色是否苍白、四肢是否厥冷、皮肤是否有花纹等循环衰竭症状。对于体质虚弱的儿童应防止虚脱,同时可静脉补液,多饮开水,注意保暖。如持续高热或超高热要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处理,1小时后再测体温,观察体温是否有骤降,大量出汗等情况。
, 百拇医药
    3.2 发热患儿要卧床休息,避免活动,注意了解并尽量满足患儿的合理要求。病室要保持安静,通风良好,室内温湿度要适中,避免患儿吹过堂风。衣着宜清洁干燥,且不可过多过厚,被易轻软,以免穿盖过厚而影响机体散热。如出汗过多应当勤换衣裤,同时给予温水擦浴,一方面可清洁皮肤,避免汗腺阻塞;另一方面可以起到物理降温的作用,防止发生皮肤感染。

    3.3 饮食护理。高热时患儿食欲低下,应注意患儿合理的营养。总体原则是易消化、富含营养、少量多次饮水,避免强求患儿饮食量而导致患儿胃肠负担过重。饮食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稀粥、乳制品、豆制品、蔬菜、面条等。发热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因此应给患儿补充含高蛋白的食物,如肉、鱼、蛋等,但要少荤少油腻食物,也可吃少量水果,切不可暴饮暴食。并在孩子病愈后每天增加1~2餐,增加营养,让孩子尽快恢复由于生病造成的体重减轻,提高机体免疫力。应大量喝水,每日进水应不少于生理需要量,保证水份的摄入,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泄。

, http://www.100md.com     3.4 口腔护理。小儿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口腔内食物残渣容易发酵,有利于细菌繁殖,加上维生素的缺乏,全身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口腔炎症。因此在小儿高热时要注意及时清洁口腔,最好在每次进食后用盐水漱口,每日3~4次。如有口唇干裂患儿可用甘油加等量水轻轻涂抹。

    4 治疗性降温

    4.1 药物降温。给予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对于炎症引起的发热可给予抗生素及退热药物,如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静脉给药,亦可口服退热药。若高热持续不退,可给予肌肉注射冬眠灵合剂。中药可按症选用柴云丹或用双花、柴胡代茶饮可清热解毒。

    4.2 物理降温。物理降温的方法很多,包括头部冷敷、温水擦浴,还有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方法。头部冷敷适合于一般发热,体温并不特别高的患儿。方法是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敷在患儿的前额部,每5~10分钟更换一次,也可将水袋中灌上凉水,枕在脑下。酒精擦浴适合于发热较高的患儿。方法是用30%~50%浓度的酒精,用小毛巾浸湿后擦拭患儿颈部、四肢、后背、手足心等部位。尤其重点擦拭腋下、肘部、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注意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不宜采用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的降温效果显著,如疑为中毒性菌痢的小儿常用此法降温,便于同时取便化验,又可冲洗肠道减轻毒素吸收。方法是取生理盐水200~300ml,温度以4℃~6℃为宜,将肛管用甘油等润滑油擦拭后插入肛门,再将准备好的盐水用注射器注入或灌入,灌入后需用手将患儿肛门夹紧10分钟左右,以防盐水排出。

    4.3 针灸治疗。针刺退热一般常用的穴位有风池穴、大椎穴、曲池穴、合谷穴等。这些穴位一般采用直刺手法。如果发热较高,可取十宣、耳尖、耳背静脉处放血,方法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4~5滴即可,这种方法退热还比较迅速。

    5 体会 发热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发热是人体防御疾病、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保护性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对机体是有利的。但是,发热过高或发热持续的时间过久,也会对婴幼儿的健康构成威胁,引起一些不良的影响。所以,对于高热患儿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寻找发热原因,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只要采取适当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患者会很快恢复健康。, 百拇医药(李秀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