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162066
近五年我院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周动机 谭晓军 吴妙琼 胡毅强
第1页

    参见附件(2889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泼尼松为基础药物,视皮损情况及实验室检查回报调节用药及药量,两年后随访分析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患者活动评分明显下降,总有效率90.0%。结论 SLE病变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药物的合理使用对SLE患者病情的控制影响很大。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研究 泼尼松

    [中图分类号] R593.2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15-01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Observation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results of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Methods Select 40 patients with SL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hoose prednisone for basis drugs.In accordance with the circumstances lesions and laboratory results to adjust drug times and dosage. After two years of follow-up we will evaluate the clinical outcome. Results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was 90.0% and activity index scores decrease obviously.Conclusion Many systems and many organs were impaired by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multiple systems with a variety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rugs can rationally use play a crucial role in control of patients with SLE.

    [Keyword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Clinical observation; Prednisone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虽然发病机制还不是完全清楚,但其主要特征是多器官的损害以及多种自身抗体的产生,随着环境因素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用药一直是各界研究的重点,我们从2004年3月-2008年5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男6例,女34例,年龄18岁-63岁,平均39.6岁。所有患者诊断参照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诊断标准确诊,均为活动期。所有患者均做血常规检查,排除有凝血功能障碍、皮肤细菌感染患者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1.2 临床表现 本组40例患者:肾脏病变37例(包括腰痛、尿少、蛋白尿等),皮肤黏膜损害34例(包括面部蝶形红斑、日光过敏、口腔溃疡、皮疹),血液系统损害29例(包括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关节痛25例,心血管系统损害21例,消化系统损害14例(如食欲不振、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11例,神经系统病变9例(包括脊髓病变,脑梗塞,癫痫等),内分泌系统损害5例(包括月经不调、闭经等)。

    1.3 研究方法 SLE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泼尼松1mg/kg-1d-1,晨起顿服,第8周开始后视皮损情况及实验室检查回报,开始减量,每周减5mg,减至0.5mg/kg时,改为隔日晨顿服;病情稳定后改为0.2mg/kg维持量,隔日清晨顿服。轻型病例,如单纯表现为皮肤、关节损害,无明显肾脏受累临床表现者,常规予上述泼尼松治疗,配合中药丹参、黄芪注射液或雷公藤多甙片处理。皮损严重者给予磷酸氯喹每天2片,分两次口服。

    1.4 疗效标准 根据1988年Ciang提出国际修改标准24项用于判断SLE 活动指标评分按所得分值分型。<10分为轻度,<16分为中度(包含16分),>17分为重度,三组方案经治疗用药 8 周后重新评分。每患者从原基分下降>2/3为显效,下降<2 /3->1/3为有效,下降<3/1 或无变化为效果欠佳。

    1.5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随访2年后评价疗效,显效7例,有效2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

    2.2 治疗前后活动指标评分比较 治疗前后活动指标积分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活动指标积分比较(例)

    3 讨论 SLE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此病多发于育龄妇女,多认为是男女发病的比例差异与雌激素在SLE的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关。国内、外临床资料分析表明,SLE临床表现复杂,既可表现为多脏器同时受损,又可表现为某一脏器首先受累,在SLE所致免疫损害的靶器官中,肾脏病变最为常见,本组资料亦如此,其次常见受累器官为血液、心脏病变,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系统病变相对较少,所以临床上容易误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8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