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161940
门急诊输液系统在预防护理差错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林卓英 陈丽珍
第1页

    参见附件(1556KB,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门急诊静脉输液系统在预防护理差错方面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门急诊输液室应用门诊输液系统前后一年发生护理差错事件例数的比较和分析。结果 显示应用门诊输液系统后,门急诊输液室的护理差错事件由原来传统输液模式的22例,减少到7例,大大的减少了由输液而引发的护理差错事件,减少医疗投诉和纠纷,提高医疗安全和服务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门急诊输液 门急诊输液系统 护理差

    [中图分类号] R826.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297-01

    静脉输液治疗是门急诊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而门急诊输液室经常是具有病人多、病种杂、用药种类多、护士少等特点,按医疗护理操作常规要求,输液前护士必须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核对病历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药名、剂量及用法后再建立输液卡和输液瓶签,经过配药后,输液前再次核对以上信息,更换药瓶时也必需核对药瓶上患者的信息与患者是否相符。在这种反复抄写及核对过程中,再加上工作又繁重,就很容易发生护理差错,为了避免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减轻护士工作量和提高输液安全,我院门急诊治疗中心于2009年7月采用了静脉输液系统后,在预防输液护理差错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 选择在应用门诊输液系统前后一年发生护理差错事故例数的比较,即:(2008.7-2009.7应用传统输液方式与2009.7-2010.7采用门诊输液系统)。通过对这两段时间前后有记录护理差错事件例数的对比,得出应用输液系统后在预防输液方面的护理差错有很好的效果。

    2 门诊输液系统的应用

    2.1 接收药液 护士接到输液处方后,只要输入处方号,电脑马上显示出电子处方,护士只要核对病历医嘱与纸张处方医嘱、电子处方医嘱是否相符,确认无误后打印与患者药液产生唯一关联标识的双联输液条形码标签。将身份条形码交与患者,将输液标签贴于输液袋上,就可进行加药。无需抄写,简单、快速、节省时间和不容易出现抄写错误。

    2.2 护士对输液患者身份与药物条形码的核对 患者在接受静脉输液前,护士使用移动终端计算机MC50扫描患者身份条形码和输液袋上的药物条形码,进行匹配,如不匹配,终端立即显示条码不匹配,提醒护士重新核对患者和药物。输液中,换瓶前也只要使用计算机MC50先扫描患者身份条码,后扫描药液条形码,电脑快速进行识别是否匹配,同时计算机也会显示已执行和未执行药液的电子处方。输液结束时,只要用MC50机扫描患者的身份联,计算机就会显示输液是否结束,如果输液已结束,护士只要点击计算机的结束键,输液便结束,输液过程的开始时间、换瓶时间、结束时间以及执行护士的姓名等信息都被保存于计算机上。

    2.3 护士对患者呼叫的及时应答 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如需要换瓶或结束输液,或者出现病情变化及其它情况时,患者只要按动座位椅上的按钮,护士就能通过终端接收到患者的呼叫,及时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2.4 患者输液信息的保存 患者输液信息在输液开始时,输液条形码核对确认无误后自动生成药物使用执行清单,清单保存着输液开始时间、药液更换时间、结束时间、执行护士姓名,方便出现纠纷时药物执行情况的查询与核对,并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3 结果 应用门诊输液系统后一年护理差错事件例数与前一年所发生的护理差错事例的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应用门诊输液系统后,在输液中发生的医嘱转抄错误、漏挂和错挂等护理差错事件例数由原来的22例减少到7例,因此门诊输液系统在预防护理差错方面取得明显的效果。

    表1护理差错事件比较(例)

    4 讨论

    4.1 能有效的防止医嘱转抄中发生的护理差错 传统输液模式是护士通过核对医嘱后将医嘱转抄写在输液标签上,再将输液标签贴于输液袋上。这种转抄的过程中很容易出错,有文献报道护士发生差错的原因中,其中医嘱转抄错误占34.5%,在发生差错原因中为首位原因[1]。而电子门诊输液管理系统是在核对医嘱无误后打印输液标签,每张标签都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药液药名、输液顺序号、来诊时间和患者身份唯一关联的条形码,字迹清晰明了,容易辨认。所以说采用电脑打印输液卡,出错率低,而手写容易出错,且各人字体不同,较难辨认[2]。采用电脑打印输液卡后此差错率显著降低。也减少了护士书写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2 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由于门诊输液室经常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而目前我国护士无论是绝对或相对数量仍严重不足[3]。护士的不足,工作量又超负荷、单调和重复性强, 又要求护士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责任心,致使护士身心常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护士稍有责任心不足或核对不周就很容易发生护理差错。而护士发生差错的归因分内归因和外归因。根据海德的内外因理论模式,他人打扰与工作繁忙属情景归因(外归因);责任心、执行制度、工作情绪等属于自我归因(内归因)。在调查中发现护士发生差错的内归因占88.1%[4]。通过应用电子门诊输液系统能有效防止护士受内归因的影响而产生的差错事故。保障核对地准确性,减少因繁忙导致的责任心不足、核对不全而导致的打错针、接错药和漏挂药等情差错事件的发生。因此,应用门诊输液系统的电子条形码匹配和计算机MC50电子的扫描显示功能,可以有效防止此差错的发生。

    4.3 体现了人性化护理 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有需要时,只要轻轻的按动座位椅上的无线呼叫按钮,护士随身携带的MC50就能显示呼叫患者的座位号,并及时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避免了患者有需要时需大声呼叫或家属跑到,也给没有陪护的输液患者提供了方便和安全保障。使病人在安静的环境中接受人性化服务,提高医院的社会美誉。

    4.4 为避免医疗纠纷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在门诊输液的过程中,有时会因输液速度、药液瓶数、用药时间等问题而引发医疗投诉和纠纷。门诊输液系统能在患者输液开始时即自动产生信息,具体保存了患者输液时执行护士姓名及输液执行、换瓶和结束的时间等信息。当出现以上医疗纠纷时,只要通过电脑系统,就可以查询到具体的输液信息,就此判断输液速度和时间是否合理,从而为避免医疗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门诊输液是患者接受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当前大多数医院都存在护士紧缺,而门诊输液室人群集中性和流动性大,工作量大而繁琐,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也导致护士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护里差错,从而危及患者的安全。通过门诊输液系统,能快速准确的形成输液标签,并通过移动计算机MC50对条码信息的采集和核对,能有效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护理差错,减少医疗护理差错而产生的医疗纠纷,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安全。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冠珠,孙冬民,庄慧琼,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56KB,1页)